首页> 中文学位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系统评价
【6h】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系统评价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胸腰椎骨折术中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预防脊柱后凸畸形及内植入物失败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通过检索MEDLINE和EMBASE等数据库,搜集了1995.1-2010.1年之间满足纳入标准的文献,排除符合排除标准的文献。应用随机对照模型对内固定失败率进行系统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术后-随访期矫正度丢失、神经功能、平均年龄、骨折节段、性别分布等)加以分析。由于存在三种不同矫正度测量方式,我们对中山医院于2006.1.1-2010.1.31收治的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平片分别进行测量,建立角度转换线性方程并统一文献中测量方式。其中,内固定失败率、神经功能、骨折节段、平均年龄、性别分布为分类变量计算,术后-随访期矫正度丢失作为连续性变量计算。
  结果:初检共得到543篇关于后外侧融合及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文献,通过筛选评价,最后共选出32篇(共1124例患者)相关临床试验符合本次系统评价纳入标准。32项研究涉及内固定失败,认为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较单纯后外侧融合可以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其中,26项研究随访期矫正度丢失给出了明确的均数及标准差,两组在术后-内固定取出的随访期(1.5-3年)矫正度数丢失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5项研究考察了神经功能对内固定失败的影响,认为术前神经功能受损患者较多的研究内固定失败比例较高。而手术节段(28项研究)、平均年龄(32项研究)、性别分布(32项研究)对内固定影响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就目前发表的文献而言,后外侧融合联合椎体内植骨较单纯后外侧融合对于预防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效果明显。但由于文献质量及数量的限制,还需要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