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徐汇区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的多水平模型分析及防近现况研究
【6h】

徐汇区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的多水平模型分析及防近现况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学生近视眼己成为亚洲各国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学生视力不良的检出率也较高,其中近视占视力不良的98%以上,并且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生有逐渐低龄化的趋势。近视眼不仅给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带来了不便,而且增加了他们成年后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增加眼并发症的发生。近视的病因十分复杂,除少数高度近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环境因素在单纯性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鉴于我国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逐年攀升,研究其影响因素,探讨预防控制措施就显得非常必要。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国内外研究的不足,通过利用针对组群效应的多水平模型从个体和学校两个水平上更加有效地探讨小学生近视发生的环境影响因素,并调查学校在近视预防控制方面的工作现状,结合模型分析结果与现况调查信息提出个体和学校群体两个不同水平上干预的侧重点,为有针对性地防制小学生近视提供依据。
  第一部分徐汇区小学生近视影响因素的多水平模型分析
  目的: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提出个体和学校群体干预的侧重点。
  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徐汇区5所小学三~五年级小学生进行近视相关的行为及环境因素问卷调查,通过多水平模型分析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
  结果:小学生近视个体水平的的影响因素为:年级、父母近视情况、家长对孩子眼放松行为的督导等;学校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校外每周户外活动时间、校外读写时间、校外娱乐视近时间、读写姿势等。
  结论:小学生近视的干预应根据各学校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在学校进行近视行为干预时将重点放在学生读写姿势的指导和督导上:学生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眼放松行为和习惯的督促培养。
  第二部分学校防近工作的定性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学校在近视预防方面的开展情况,了解学校水平上督导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等影响因素,为从学校层面上进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对被调查的5所学校的卫生老师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包括学校制度、老师读写姿势开展及督导情况、眼保健操开展及督导情况等内容。采用框架分析法进行访谈结果的汇总与分析。
  结果:学校对于防近的整体管理、督导与考核上不够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不足以及部分老师对近视的认知有错误等,导致学生对近视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认真的态度,眼保健操等干预措施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此外,家长给孩子报辅导班等额外增加的作业量,间接地抵消甚至超过了学校给学生减负的任务。
  结论:学校应尽快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防近工作制度,将学校、学生与家长三方密切联系起来,学校广泛教育引导,对高年级学生读写姿势督导、眼保健操督导、户外活动督导等薄弱环节加强干预,家长密切配合,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防近,切实改善预防学生近视的工作。
  第三部分班主任防近工作的定量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防近工作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参与的现状、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5所学校的所有3~5年级班主任进行防近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x2检验进行结果的汇总与统计分析。
  结果:班主任对近视缺乏足够的知识,对正确读写姿势和做眼保健操等对预防近视的作用认识不足;对高年级学生读写姿势行为督导、户外活动督导是薄弱环节;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未能与其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督导,缺乏防近积极性。
  结论:对班主任加强在近视知识与防近措施方面的宣教工作,采取有效方式促其端正态度、转变观念,对高年级学生读写姿势行为督导、户外活动督导等薄弱环节加强干预,与家长相互沟通与联系,积极参与预防学生近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