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亚洲三地未婚青少年性相关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h】

亚洲三地未婚青少年性相关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Ⅰ 前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理论框架

Ⅱ 研究方法

一、研究现场与对象

二、调查方法

三、质量控制

四、数据管理与分析

五、分析变量介绍

Ⅲ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第二部分 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态度状况

第三部分 青少年性发展相关行为模式

第四部分 多系统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影响

第五部分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性行为影响因素

第六部分 青少年避孕模式以及妊娠和人工流产现状

第七部分 多水平模型下青少年性相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Ⅳ 讨论

一、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二、性发展相关行为模式

三、多系统因素对性行为的影响

四、青少年避孕行为和非意愿妊娠

五、结构方程模型和多水平模型探讨

Ⅴ 政策建议

Ⅵ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Ⅶ 小结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获得的奖励与发表的文章

致谢

综述 青少年生殖健康研究概况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青少年性成熟逐渐提前,首次性行为年龄逐渐下降,结婚年龄推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少年婚前性行为不断增加,并由此导致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和STD/AIDS感染等一系列威胁青少年健康的问题不断出现。目前,虽然对于青少年性行为的报道较多,但缺乏对青少年性相关行为模式的深入研究和全面地分析其多系统的影响因素。
  研究目的:
  通过对上海、河内和台北三个亚洲城市15-24岁未婚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调查资料的分析,探讨三地青少年性相关行为模式以及系统地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对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选取亚洲三个共同受儒家文化影响并且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发展处于低、中、高三个不同阶段的城市(河内:低、上海:中、台北:高)作为研究现场,选取三地市区和郊区15-24岁的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抽样方法为多阶段整群抽样,由于三地行政划分及人口密度不同,在三地具体抽样时略有不同。在三地各自确定基本的抽样单位后,将其内的住户地址进行随机排列,按随机号顺序由小到大进行调查,当该基本抽样单位内调查对象满足样本含量需求后,终止调查。本研究是采用计算机辅助开展的匿名调查,使用专门的问卷调查设计软件Sawtooth编写电子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中非敏感性问题如一般情况等由调查员问填,敏感信息由青少年自填,调查员仅在对象遇到困难时予以协助。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影响行为的各个系统因素(个人、家庭、同伴、学校、媒体)情况,完成一次调查大约需要40-50分钟。在正式开始调查前,对三地调查员进行了培训和4次预调查,并对问卷进行修改后确定最终版本。共有16,554份有效问卷纳入本文的分析。统计分析软件为SAS9.1,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非条件Logistic回归以及COX回归等,并使用AMOS17.0软件拟合结构方程模型,用MLwiN2.22软件拟合多水平统计模型。
  研究结果:
  1、基本情况:纳入分析的未婚青少年在河内有6204人,上海6023人,台北4327人。调查对象60%以上为学生,且有近一半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70%以上居住在城市。三地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9.4岁。
  2、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性行为状况:三地青少年主要通过媒体和学校来获取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其次是通过同伴和家庭途径。台北青少年从各种途径获取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比例在三地中都是最高的,其次河内,最低的是上海。河内、上海和台北三地男性青少年生殖健康综合知识平均得分(百分制)分别为51.5分、51.6分和59.8分;女性分别为50.0分、50.9分和62.8分。三地男性婚前性行为持开放态度的分别占70.9%、85.1%和91.8%;女性分别为36.9%、63.5%和83.3%。男性避孕套使用意愿分别为65.8%、71.1%和88.6%;女性分别为72.3%、72.8%和95.1%。三地男性赞同人工流产分别为71.5%、80.4%和68.5%;女性分别为73.5%、82.2%和70.3%。三地男性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6.6%、16.8%和34.9%;女性分别为2.2%、8.7%和27.5%。
  3、性发展相关行为模式:三地青少年性发展相关行为模式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主要的相同之处有:一、随着行为亲密度的增加,青少年性发展相关行为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二、青少年性发展相关行为发生概率也基本上随着亲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三、绝大多数青少年从约会开始到发生性行为都在4年以内,平均时间约为2年;四、女性在由接吻发展到爱抚的时间间隔比重大于男性,而由爱抚发展到性交的时间间隔比重小于男性。主要的不同之处有:一、在青少年性行为发生比例上,三地呈现明显的阶梯式结果,台北最高,上海次之,河内最低;二、青少年性发展相关行为发生概率在三地间明显不同;三、台北青少年由接吻发展到爱抚速度最慢,河内最快,上海居中,而由爱抚发展到性交则恰恰相反,台北速度最快,上海次之,河内最慢;四、从接吻发展到爱抚的时间间隔比重来看,台北、上海、河内三地依次降低,而由爱抚发展到性交,三地的时间间隔比重是依次升高的。
  三地青少年性发展相关行为顺序上,是从约会开始,然后接吻、爱抚和性行为依次发生,发生行为顺序逆转的比例较低,均在4%以下。三地青少年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19岁。河内和上海男女青少年首次性行为的中位年龄均超过24岁,台北的性行为中位年龄早于河内和上海,男性约22岁,女性约23岁。大多数青少年从约会到发生性行为的时间间隔在1个月到一年之间,发生性行为的对象80%以上是青少年的情人或恋人,有20%~30%的女性首次性行为的发生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发生的。男性未婚同居率在三地依次为0.9%、5.0%、11.5%;女性依次为0.4%、2.1%、7.5%。三地有性行为的青少年中80%性伴数在5个以内,3个月内性交频率大多数在4次以内。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个体系统、同伴系统和媒体系统因素对青少年性发展相关行为影响较大,而学校系统和家庭系统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4、各系统因素对性行为的影响:青少年的性行为发生与否受到多个系统因素的影响,除了主要受个体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到生活环境中家庭、同伴、学校、媒体等系统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系统;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是否学生和危险行为;家庭系统;青春期家庭支持得分、家庭性信息评分;学校系统;学校支持得分、学校性信息评分和学业压力;同伴系统;同伴性信息评分、同伴性压力;媒体系统;网络性信息接触、每周看电视/录像或上网娱乐时间、是否看过黄色视频/书刊。
  5、结构方程模型和多水平模型分析:拟合的结构方程模型中包括性信息源、同伴压力、黄色信息、危险行为、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共计7个潜变量。从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在三地男性中,对性行为影响总效应较大的潜变量是同伴压力(河内:0.29、上海:0.26、台北:0.21)和危险行为(河内;0.22、上海:0.29、台北:0.49);在河内女性中,总效应较大的潜变量是同伴压力(0.51)和危险行为(0.32);在上海女性中,是同伴压力(0.27)和黄色信息(0.23);在台北女性中,是同伴压力(0.71)和性态度(0.35)。多水平模型分析显示,青少年性行为发生情况上有24.7%的变异归因于不同的调查点,在避孕行为上有9.5%的变异归因于不同的调查点。性行为个体水平上影响因素有年龄(OR=1.38)、性别(OR=1.14)、文化程度(OR=0.70)、学生与否(OR=1.39)、危险行为评分(OR=1.58)、同伴压力(OR=3.20)、同伴性信息评分(OR=1.07)、学校性信息评分(OR=0.92)和是否看过黄色录像/书刊(OR=3.79)。避孕行为个体水平上影响因素有性别(OR=0.72)、文化程度(OR=1.69)、家庭经济状况(OR=1.22)、多性伴(OR=0.69)和避孕态度(OR=1.90)。
  6、青少年避孕模式:河内、上海和台北三地青少年在避孕率、避孕频率、避孕方法以及方法知晓率、避孕药具获取地、不是每次都采取避孕措施的原因以及避孕与否的影响因素上有所异同。三地男性中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中避孕措施使用率分别为56.4%、42.4%、65.7%;女性分别为58.8%、49.4%、67.6%。三地男性中在每次都能坚持采取避孕措施分别为35.0%、25.4%、49.3%;女性分别为54.0%、31.9%、54.7%。三地青少年使用的避孕方法前三位较一致,依次为避孕套、体外排精和安全期。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67.8%、54.5%、64.3%。青少年对避孕药和避孕套的知晓率要高于其他避孕方法的知晓率,安全套知晓率在河内和台北达到95%以上,上海在85%以上。河内青少年最愿意到青少年/学生卫生保健中心获取,上海和台北青少年最愿意到商店或药房获取。“临时发生,没有准备”和“不想采取避孕措施”是影响青少年不能坚持每次都采取避孕措施的主要原因。影响避孕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因素、文化程度和避孕态度在三地对青少年避孕与否都有着共同的影响。多性伴和家庭经济状况与上海青少年避孕行为有关联。
  7、未婚妊娠和人工流产状况:河内、上海和台北三地未婚女性怀孕率分别为8.8%、13.7%、15.5%,未婚男性使性伴怀孕率分别为4.9%、19.3%、8.9%,其中绝大多数为非意愿妊娠(80%以上)。未婚同居和多性伴是青少年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导致女性妊娠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其情人或恋人(80%以上),而怀孕的结局75%以上是人工流产。
  研究结论:
  (1)三地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不足,台北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态度最为开放,性行为发生率最高,上海其次,河内最低。(2)三地青少年性发展相关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异同。(3)青少年的性行为受到个体、家庭、同伴、学校和媒体多系统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体、同伴和媒体系统因素影响较大。(4)三地青少年避孕模式存在异同,未婚妊娠和人工流产现状令人担忧。(5)结构方程模型和多水平模型应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研究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