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学理论诠释的语义学——形而上学研究
【6h】

科学理论诠释的语义学——形而上学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当代的自然科学知识已经被视为最具有普适性而可靠的知识类型,而这种知识的核心是科学理论知识。科学理论之所以可以被视为普适、可靠的知识,是因为它试图去表达客观的外部世界,而且这种表达是得到充分辩护的。这就使对科学理论进行包括结构形式在内的广义语义学分析成为重要的论题,这种语义学分析实际上就是一种科学理论的诠释研究。可是,自从第一个系统的关于科学理论的哲学观--“公认观点”的提出以来,当代科学哲学尽管常常试图刻画科学理论知识的本性以确定它是否能够达到上述要求,可是这些刻画通常都产生了很多困难并且实际上经常陷入到某些“迷雾”之中。这些“迷雾”主要有以下两种:1,认为科学理论知识只是对局部的经验现象的拟合与基于这种拟合的不可靠推测;2,认为科学理论知识的可靠性仍然只能由科学给出的经验研究成果(如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科学等的研究)提供辩护。
   这两种“迷雾”的成因都在于误解了理论结构形式与其语义内容的同构在理论语义学中的作用,于是混淆了语义学现象与语义学基础。一个恰当地表达了外部世界的科学理论的结构形式当然与其被表达项同构,但这只是恰当表达的必要条件而远远不是它的充分条件。恰当的理论语义学应给出理论表达的充分必要条件,而表达的充分性应该通过询问与解答同构性“何以可能”这样的先验问题来得以刻画。未经考察其“何以可能”式前提条件的同构性与由它衍生的那些形而上学与认识论断言都是语义学现象,而那种“何以可能”的前提正是语义学的基础。理论的语义学基础应包含使所有理论陈述句都具有真值的真本身以及使各个陈述句指称其真值的涵义。涵义的核心是对易性、对称性等概念演算规则,它也刻画了科学定律具有的普遍必然形而上学特质。于是,对科学理论诠释模式的整体性研究就是一种语义学-形而上学式的研究。这种研究也与弗雷格的哲学研究纲领非常接近并且有可能提出一种实现该纲领目的的新型进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