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
【6h】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内镜特点比较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血液流变学、PLT、CRP变化及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1 缺血性结肠炎病因及诊治进展

综述2 荧光内镜及其在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论文1 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内镜特点比较分析

论文2 缺血性结肠炎33例临床及内镜特点分析

论文3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52例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分析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内镜特点比较分析
  目的:
  将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和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临床特征、内镜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率。
  方法:
  选择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闵行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2008年1月~2011年6月的住院患者,确诊IC43例,UC36例,对其临床特征、内镜特点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和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组以老年女性多见,病程短,多伴发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29/43,67.0%)。IC组C反应蛋白高于UC组,血小板低于UC组(P<0.05)。IC多累及乙状结肠,直肠少见;病变为区域局限性,溃疡为纵形或不规则形,病灶愈合迅速,病理以黏膜炎症为主;UC组病变多起源于直肠,一般累及肠壁全周,病变为倒灌连续性,以散在针尖样地图状溃疡为主,病理表现为隐窝炎和脓肿。
  结论:
  总结分析IC和UC的一般情况、内镜病理特点、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表现、基础疾病;其差异有助于两者诊断的鉴别。
  第二部分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血液流变学、PLT、CRP变化及意义
  目的:
  分析血液流变学、PLT、CRP在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变化及意义。
  方法:
  1.对4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观察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PLT、CRP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
  2.研究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和PLT、CRP的变化特点。
  结果:
  1.IC组血浆粘度、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血浆粘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伴有基础疾病组与无基础疾病组比较,全血粘度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血液流变学中血浆粘度显著增高,增加血栓形成危险;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与IC发病导致肠黏膜屏障破坏,肠道细菌异位而继发感染有关。对于此类病人早期应用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药物、抗感染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梗等基础疾病是IC危险因素,规范应用降压、降糖、降脂,改善心脑供血的药物治疗基础疾病,有助于降低全血粘度,改善IC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