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光动力疗法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感染白念珠菌的抗菌效应研究
【6h】

光动力疗法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感染白念珠菌的抗菌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前言

第一部分 糜烂型OLP患者与健康者白念珠菌检出率的对比分析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TBO-PDT与MB-PDT疗效对比分析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TBO-PDT对白念珠菌抗菌效应的初步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本研究研究特色与创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附录 综述:光疗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应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1.研究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白念珠菌的检出率。
  2.对比甲苯胺蓝氧(Toluidine blue O,TBO)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与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介导的PDT疗法对体外培养的白念珠菌的杀菌效果,以期为临床选择高效适宜的光敏剂提供理论基础。
  3.在体外建立有关TBO-PDT杀灭白念珠菌的最佳参数,如:TBO药物浓度及红光的光照剂量。
  4.在不同光照剂量和光敏剂浓度条件下对比白念珠菌临床菌株与标准菌株对PDT的敏感性。
  方法:
  1.糜烂型OLP患者与健康者白念珠菌检出率的对比分析:选取120例糜烂型OLP患者和1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改良棉拭子法取样后,以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白念珠菌分离鉴定。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不能鉴定的菌种,再用API20C AUX酵母鉴定系统进一步鉴定。
  2.TBO-PDT与MB-PDT杀菌效果对比分析:实验分为四组:第一组是TBO-PDT临床菌株组,第二组是TBO-PDT标准菌株组,第三组是MB-PDT临床菌株组,第四组是MB-PDT标准菌株组。每组设有三个光照剂量:9.6J/cm2、19.2J/cm2、28.8J/cm2,每个光照剂量按照有无光照(L)与光敏剂(P)分为以下四组:L-P-、L-P+、L+P-、L+P+。以上分组中光敏剂浓度为50μg/ml,菌液浓度1.0×106 CFU/ml,按照以上实验方案进行PDT实验,完成后,将混合液逐级稀释103倍,取50μl均匀涂于沙氏培养基上,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数。
  3.TBO-PDT对白念珠菌抗菌效应的初步研究:实验分为两组:TBO-PDT临床菌株组和TBO-PDT标准菌株组,两组均按以下浓度梯度10μ g/ml、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进行PDT实验。以上分组均采用光照剂量28.8J/cm2。
  结果:
  1.经分离鉴定,萎缩糜烂型OLP组白念珠菌检出率为51.6%,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8.3%(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在9.6J/cm2和19.2J/cm2光照剂量下,TBO-PDT临床菌株组与MB-PDT临床菌株组之间、TBO-PDT标准菌株组与MB-PDT标准菌株组之间的杀菌效果没有差异(p>0.05)。在28.8J/cm2光照剂量下,TBO-PDT标准菌株组与MB-PDT标准菌株组间的杀菌效果没有差异(p>0.05),但TBO-PDT临床菌株组与MB-PDT临床菌株组间杀菌效果有差异(p<0.05)。
  3.TBO-PDT临床菌株组、MB-PDT临床菌株组、TBO-PDT标准菌株组、MB-PDT标准菌株组,随着光照剂量的增加(9.6J/cm2、19.2J/cm2、28.8J/cm2)存活的白念珠菌数量逐渐减少,到28.8J/cm2时无菌落生长,各剂量组杀菌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剂量组杀菌效果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TBO-PDT临床菌株组、TBO-PDT标准菌株组,随着TBO浓度的增加(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存活的白念珠菌数量逐渐减少,50μ g/ml时无菌落生长,各浓度组杀菌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浓度组杀菌效果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5.在相同光照剂量和光敏剂浓度条件下,临床菌株与标准菌株对PDT的敏感性没有差异(p>0.05)。
  6.相同光照剂量和光敏剂浓度条件下,L-P-组与L-P+组之间,L-P-组与L+P-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P+组与L-P-组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
  1.糜烂型OLP组白念珠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说明糜烂型OLP患者口腔微环境的变化,使得白念珠菌易于粘附于糜烂型OLP患者口腔黏进而繁殖,从而加重OLP病情。
  2.在同一光照剂量下,糜烂型OLP白念珠菌临床菌株对PDT疗法敏感性与标准菌株相同,说明PDT抗菌疗法对临床菌株同样有效。
  3.在28.8J/cm2光照剂量下,临床菌株中TBO-PDT杀菌效果优于MB-PDT,提示:在临床上,TBO-PDT杀菌效果或好于MB-PDT。
  4.在同一药物浓度下(50μg/ml),TBO-PDT对白念珠菌的抗菌效应随着光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在同一光照剂量下(28.8J/cm2),TBO-PDT对白念珠菌的抗菌效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5.TBO-PDT对白念珠菌有一定的抗菌效应,在最适治疗参数:50μg/ml TBO,波长630nm,光照剂量为28.8J/cm2时,可以灭活体外培养的白念珠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