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三尖瓣返流相关研究
【6h】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三尖瓣返流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缩略词列表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经静脉途径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研究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起搏器植入术后早期内三尖瓣返流程度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血管植入式电子器械植入后静脉血栓并发症

小结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经静脉途径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研究
  目的:探讨国人经静脉途径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后早期内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可能的预测因子。
  方法:入选初次植入双腔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根据心室电极导线直线粗细不同分为两组,定义导线外径为4.1Fr为A组,导线外径为6Fr为B组。对所有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三个月及六个月分别行一次上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观察手术前后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分析可能的预测因子,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无差异。
  结果:共入选67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三个月或六个月至少完成一次起搏器植入侧上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术前完成双侧上肢深静脉超声检查52例,其中1例发现左侧锁骨下静脉近心端狭窄,术后三个月及六个月完成起搏器植入侧上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分别为40例、44例,均未发现静脉血栓形成。术前、术后三个月及六个月均行上肢深静脉超声检查20例,而术前及术后六个月均行上肢深静脉超声检查32例。这32例患者术后六个月上肢深静脉内径较术前稍有减少,以腋静脉减少程度最明显(P<0.05)。B组术前比A组患者上肢深静脉内径略粗,术后静脉内径减少的程度较A组明显,但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国人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术后不需要常规行静脉超声监测有无静脉血栓发生。
  第二部分:起搏器植入术后早期内三尖瓣返流程度研究
  目的:探讨经静脉途径植入右心室心内膜电极导线对三尖瓣返流程度的影响。
  方法:入选36例首次植入双腔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右心室心内膜起搏电极导线外径为4.1Fr的20例(A组),外径为6Fr的16例(B组),在起搏器植入前后均行二维多普勒及彩色心脏超声检查。根据三尖瓣返流程度不同,定性评价分为正常(0)、轻微(1)、轻度(2)、轻中度(2.5)、中度(3)、中重度(3.5)及重度(4)返流。
  结果:起搏器植入前,所有患者中三尖瓣返流正常7例(19%),轻微返流18例(50%),轻度返流8例(22%),轻中度返流2例(6%),中度返流1例(3%)。起搏器植入后,所有患者中三尖瓣返流正常3例(8%),轻微返流26例(72%),轻度返流4例(11%),轻中度返流2例(6%),中度返流1例(3%)。A组中起搏器植入后三尖瓣轻微返流由10例(50%)增加至17例(85%),轻度返流由6例(30%)减少至1例(5%),无返流由3例(15%)减少至1例(5%)。B组中起搏器植入后三尖瓣轻微返流由8例(50%)增加至9例(56%),轻度返流由2例(13%)增加至3例(19%),无返流由4例(25%)减少至2例(13%)。用0-4对不同程度的三尖瓣返流程度进行量化后,A组起搏器植入后三尖瓣返流轻度减少(P>0.05),B组轻度增加(P>0.05),两组汇总后植入导线前后三尖瓣返流未见明显变化。而起搏器植入术后肺动脉压力在A组、B组均有增加(p>0.05)。
  结论:经静脉途径植入单根右心室心内膜电极导线后三尖瓣返流程度在六个月内无明显加重,当植入外径为4.1F起搏电极导线时,三尖瓣返流有减少的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