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生儿持续气道正压呼吸2614例临床分析
【6h】

新生儿持续气道正压呼吸2614例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观察指标

2.3 资料分析标准

2.4 研究步骤

结果

3.1 CPAP应用基本情况

3.2 应用CPAP人群分布特征

3.3 应用CPAP基本天数及费用

3.4 应用CPAP患儿围产期特征

3.5 临床表现

3.6.CPAP与其他呼吸治疗方法

3.7 预后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件:综述 经鼻间隙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疾病中的应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国外学者推荐无创通气技术作为新生儿首要呼吸支持模式。新生儿无创通气方法包括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及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等。其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应用受到重视。CPAP是指对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的吸气和呼气相均提供一定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在呼气相保持呼吸道和肺泡处于一定的扩张状态,防止肺泡发生萎陷,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气血流比值(V/Q)。期望通过本课题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病房应用CPAP基本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经验,指导合理应用CPAP,改变国内新生儿医生基本理念,在国内进一步推广应用无创通气技术。
  方法:将2001年1月1日至2012.12.31收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并应用CPA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该类患儿住院期间病例,包括收集基本信息、围产期情况、临床表现、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情况、呼吸支持情况、预后、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等信息,回顾性分析统计我院12年应用CPAP患儿人群基本特征、应用趋势、围产情况、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等的动态变化。
  结果:2001.1.1-2012.12.31收治我院NICU病房所有患儿中,共有2614人应用CPAP,占NICU病房总人数7.39%。12年期间NICU病人及应用CPAP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尤其2004起,CPAP应用人数明显上升。在胎龄方面,低出生体重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比例较高。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比例增高明显。在出生体重人群分布中,早产儿应用比例较高,28-34周新生儿应用CPAP比例有逐年升高趋势。在性别方面,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其中男性1688例(64.6%),女性925例(35.4%),平均男女比例为1.82∶1。在研究病人中,剖腹产娩出方式比例较高。平均住院天数为31.03天。在本课题中在2614例研究患儿中,平均住院天数为31.03天。在NICU平均住院天数为18.53天。平均应用CPAP天数为4.5877天。平均住院费用26335.54元。治愈病例1508例(58%),好转出院共750例(29%),死亡共161例(6%),自动出院共61例(2%),未愈病人共计133例(5%)未愈病人共计133例(5%)随着胎龄及出生体重增加,治疗的结果逐渐变好。
  结论:1.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应用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从2004年起,应用率明显增高,至2012年应用率高达374例,占同年总人数7.62%。2.在孕周28-34周,出生体重在1000-1999g新生儿使用CPAP比例增高明显。3.应用CPAP,可避免部分患儿应用机械通气。4.应用CPAP患儿预后良好,治愈好转率高,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5.CPAP应用时间短,减少潜在风险。6.应用CPAP患儿住院天数不长,住院费用不高,减轻国家及家庭医疗负担,临床疗效明显,易于操作,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