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中介机构与海关稽查——以南京海关为例
【6h】

社会中介机构与海关稽查——以南京海关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论题的提出

1.1.1 论题的背景

1.1.2 论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治理兴起的缘由

1.2.2 治理的概念

1.2.3 治理的失效

1.2.4 良好的治理

第二章 海关稽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背景

2.1 海关稽查的概况

2.1.1 中国海关稽查的发展及现状

2.1.2 中国海关稽查的组织架构

2.1.3 海关稽查职能的分析

2.2 海关引入中介机构的情况

2.2.1 国外海关引入中介机构的情况

2.2.2 中国海关其他领域引入中介机构的情况

2.3 海关稽查委托中介机构理论基础

2.3.1 私人部门可以承担国家的责任

2.3.2 集体行动下权力存在依赖性

2.3.3 有效的管理不单依靠政府公权力

2.4 海关稽查委托中介机构的实践背景

2.4.1 动因

2.4.2 必要性

2.4.3 可行性

第三章 中介机构与海关稽查的实践

3.1 南京海关稽查委托中介机构的机制

3.1.1 组织管理

3.1.2 社会中介机构资质管理

3.1.3 海关委托模式工作流程

3.1.4 企业委托模式工作流程

3.1.5 经费管理

3.1.6 法律文书

3.2 南京海关稽查委托中介机构的情况

3.2.1 海关稽查的基本情况

3.2.2 社会中介机构的基本情况

3.3 南京海关稽查委托中介机构的责任变化

3.3.1 海关的责任变化

3.2.2 中介机构的责任变化

3.2.3 企业的责任变化

3.4 南京海关稽查委托中介机构的得失

3.4.1 成效

3.4.2 困境

3.4.3 展望

第四章 中介机构与海关稽查矛盾与建议

4.1 中介机构与海关稽查主要矛盾分析

4.1.1 人力资源与业务能力的矛盾

4.1.2 企业管理与审计方式的矛盾

4.1.3 海关管理与中介机构的矛盾

4.2 构建海关稽查与中介机构合作机制

4.2.1 合作下的稽查能力培养

4.2.2 海关主导下的稽查机制构建

4.2.3 必要的责任追究

4.2.4 可操作的工作指引

结论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各国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由于官僚主义模式造成政府失灵状况时有发生,西方行政学界开始反思,其中一个重要观点认为政府的管理应该要“回归市场”。从新公共管理理论,整体政府理论,直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治理”这种规范性研究的新理论,都在探索公共服务引入社会力量的问题。
  中国海关稽查在和世界其他公共服务部门一样,经历同样的过程。历经20年的发展,渐渐显出了它的疲态,市场与管理的矛盾、公共行政资源匮乏、基层海关执法能力弱势等问题,等成为制约海关稽查发展的因素。2008年,海关总署在海关稽查层面提出“企业稽查借助中介力量”的要求,并开始试点工作。
  本文围绕着从2011年开始的,南京海关的委托中介机构协助海关稽查试点工作。首先对社会中介机构与海关稽查进行研究,从治理理论角度论证海关委托中介机构的理论基础,研究海关委托中介机构的内在动因、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同时通过对南京海关2012年度海关稽查委托中介机构试点情况进行了剖析,以试点实践为基础,分析中介机构与海关稽查存在的内在矛盾,提出解决矛盾的途径和建议。希望通过对理论实践相互印证所得到的结论,能够对中国海关全方位开展委托中介机构协助稽查工作所有裨益,也对其他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引入社会力量的实践有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