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研究
【6h】

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三、课题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五、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二节 理论与方法

一、相关概念

二、分类的科学思维

三、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

四、信息组织学与检索引擎技术

五、博物馆藏品信息分类与信息传播

六、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民族博物馆藏品研究

第三节 研究路径

一、研究切入点

二、研究路线

第二章 《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与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

第一节 我国博物馆藏品信息交换平台构建实践

一、大数据时代与信息交换平台

二、数字博物馆的兴起与发展

三、藏品信息交换平台构建的核心:藏品信息分类标准化

四、我国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与交换平台构建的实践

第二节 民族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民族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短板”现象:技术标准的缺失

二、民族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方向

三、民族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节 《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对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的借鉴

一、《规范》的内容、指导思想

二、《规范》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三、《规范》对于交换平台架构的参考价值

第三节《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暨藏品管理软件(国家文物局版)的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

一、从“各自为政”到“一统天下”——藏品管理标准化与民族博物馆藏品个性特征的矛盾

二、《规范》分类指标体系与民族博物馆藏品自身特点的矛盾

三、《规范》的技术推广与民族藏品隶属体系的矛盾

第四节 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元数据架构方案

一、制定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元数据方案所遵循的规范、原则

二、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框架

三、指标编码与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的要素

第三章 民族博物馆藏品民族属性指标集的建立

第一节 族属分类在民族博物馆藏品分类与检索功能中的首要地位

一、民族属性和民族的分类

二、民族博物馆藏品的核心属性——民族性

三、民族学研究对象与民族博物馆藏品征集对象的统一

第二节 GB 3304-91中国少数民族与未识别民族定名标准

一、中国少数民族的现状

二、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

第三节 跨界民族问题

一、跨界民族的分布情况

二、跨界民族研究的必要性

第四节 民族指标集、族属指标项字段及描述解决方案

一、民族指标集涵盖指标项

二、指标项民族属性的解读

第四章 民族博物馆藏品经济属性指标集的建立

第一节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提出

一、前苏联民族学派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

二、林耀华的《中国经济文化类型》

第二节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及民族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中的作用

一、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物质解读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与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第三节 经济文化类型指标集与指标项字段及描述解决方案

一、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指标项

二、畜牧经济文化类型指标项

三、农耕经济文化类型指标项

第五章 民族博物馆藏品社会属性指标集的建立

第一节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社会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一、摩尔根《古代社会》:人类社会进化分为野蛮、蒙昧和文明三个阶段

二、马克思、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第二节 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发育程度的理论判断

一、民族社会发育程度是我国少数民族历史社会调查与民族识别工作的核心研究内容

二、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发育程度

第三节 民族社会发育程度指标集与指标项字段及描述解决方案

一、社会生产指标项

二、产权制度指标项

三、社会分配指标项

四、婚姻状态指标项

五、家庭形态指标项

六、族群权利指标项

七、社会控制指标项

八、社会发育程度指标集与民族文物的解读

第六章 民族博物馆藏品名称属性指标集的建立

第一节 国家文物局《馆藏文物档案填写说明》藏品规范化用名

一、藏品原名

二、藏品名称

第二节 民族语言或习惯用语定名的缺失

一、民族文物的本民族文字、语言命名

二、与民族相关的命名要素

第三节 民族博物馆藏品名称民族语言标准字段及描述解决方案

一、民族要素是民族文物命名的文化依据

二、质地要素是民族文物命名的物质基础

三、工艺要素是民族文物命名的技艺特色

四、产地要素是民族文物命名的地域说明

第七章 民族博物馆藏品地域属性指标集的建立

第一节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民族文化地理、地域认同感所形成的民族地域表示方法

第三节 民族博物馆藏品民族地域表示方式的字段及描述解决方案

第八章 民族博物馆藏品功能属性指标集的建立

第一节 民族博物馆藏品的功能分类特征

第二节 文化功能学派理论对中国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与民族文物征集工作的影响

第三节 民族博物馆藏品社会功用指标项字段及描述解决方案

第九章 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集、指标项建构

第一节 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分类代码表

第二节 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描述和指标说明

第三节 其他指标集、指标项的补充

一、民族博物馆藏品类别的部类归类

二、影视人类学影像资料的部类归属

第十章 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构建的实际意义

第一节 藏品信息标准化与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第二节 实践与反思

一、成果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

二、问题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结合民族博物馆的特点对民族博物馆的藏品信息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探讨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研究存在的问题,尝试构建和规范适应我国民族博物馆的藏品信息的指标体系,从而规范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的解读、分类、管理、传播、利用和开发等行为,进而提升民族博物馆藏品管理的水平。
  本课题从博物馆藏品的分类以及现有的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出发,在理论的指导下对民族博物馆和现有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项进行对比式分析,从民族藏品的民族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名称属性、地域属性、功能属性等角度出发探讨了能够反映这些属性的指标集、指标项,从而构建较为规范、适应不同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
  论文主体的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与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首先、回顾我国博物馆藏品信息交换平台构建实践,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我国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与交换平台建设的情况,探讨数字博物馆的兴起和发展以及藏品信息分类标准化等问题。其次、探讨民族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民族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探讨民族博物馆藏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方向以及价值和意义。第三、探讨《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对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的借鉴作用,分析了《规范》的内容、指导思想、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以及对于交换平台架构的参考价值。第四、探讨《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暨藏品管理软件(国家文物局版)的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比如“从各自为政”到“一统天下”——藏品管理标准化与民族博物馆藏品个性特征的矛盾、《规范》分类指标体系与民族博物馆藏品自身特点的矛盾、《规范》的技术推广与民族藏品隶属体系的矛盾。最后,探讨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元数据架构方案,制定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元数据方案所遵循的规范、原则,搭建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框架,并分析了指标编码与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的要素等问题。
  论文主体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集进行详细的分解。根据民族学、文物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的指标集分为民族属性指标集、经济属性指标集、社会属性指标集、功能属性指标集、名称属性指标集、地域属性指标集,并分别进行探讨。
  本论文的第三章是民族博物馆藏品民族属性指标集的建立,首先探讨族属分类在民族博物馆藏品分类与检索功能中的首要地位,对民族学视野中的民族概念演变进行分析,做到民族学研究对象与民族博物馆藏品征集对象的统一,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政治内涵去理解民族博物馆的文化传播职能、意识形态职能。其次,探讨GB3304-1991中国少数民族与未识别民族定名标准,分析了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最后,探讨了跨界民族分类问题等问题,指出族属指标集下设民族博物馆跨界少数民族藏品指标项的必要性,并提出民族博物馆藏品族属标准集、指标项字段及描述解决方案。
  本论文的第四章是民族博物馆藏品经济属性指标集的建立,首先我们从经济文化类型这一概念出发,讨论了西方民族学派以及国内林耀华所提到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其次,我们梳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及民族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中的作用。最后,我们根据经济文化类型的分类提出指标集、指标项字段及描述解决方案,比如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藏品的信息量。
  本论文的第五章是民族博物馆藏品社会属性指标集的建立,首先我们主要是梳理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关于社会进化论的主要观点,特别是摩尔根在《古代社会》对于人类社会进化阶段的分类,马克思、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生产关系来标识的四种社会类型。其次,我们从少数民族社会发育程度这一指标出发,对少数民族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进行理论判断和民族识别。最后,我们建立民族社会发展水平指标集与指标项字段及描述解决方案。
  本论文的第六章是民族博物馆藏品名称属性指标集的建立,首先,探讨国家文物局《馆藏文物档案填写说明》藏品规范化用名,区分藏品原名和藏品名称。其次,探讨现有民族博物馆藏品中民族语言或习惯用语定名的缺失等现象,最后,根据民族用语称谓的习惯提出民族博物馆藏品名称民族语言标准字段及描述解决方案。
  本论文的第七章是民族博物馆藏品地域属性指标集的建立,首先,探讨《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对于地域属性指标集的基本要求,其次从少数民族群居的地域特征对藏族、彝族、蒙古族等分布较广且地域特征明显的少数民族进行划分,分析民族文化地理、地域认同感所形成的地域表示法,最后根据地域特征提出民族博物馆藏品民族地域表示方式的字段及描述解决方案
  本论文的第八章是民族博物馆藏品功能属性指标集的建立,首先探讨民族博物馆藏品的功能分类特征,其次分析文化功能学派理论对中国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与民族文物征集工作的影响,最后,构建民族博物馆藏品社会功用指标项字段及描述解决方案
  本论文的第九章是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集、指标项建构,首先是整理出来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分类代码表。其次是对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项进行描述和说明,最后对其他指标集、指标项的补充与修正,探讨了民族博物馆藏品类别的部类归类、影视人类学影像资料的部类归属等问题。
  本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是总结以上研究成果,从民族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名称属性、地域属性以及功能属性出发,建构适应现有民族博物馆的藏品信息指标集、指标项,从而建立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集、指标项对应规范表。通过实践和反思,我们最后探讨了民族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构建的实际意义,特别是在信息交换路径、语言统一化与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