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FD-OCT对不同年龄正常人群角膜及角膜缘上皮厚度的测量研究
【6h】

FD-OCT对不同年龄正常人群角膜及角膜缘上皮厚度的测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前言

一、角膜及角膜缘上皮的解剖生理

二、角膜及角膜缘上皮厚度的研究现状

三、角膜上皮厚度的测量方法

四、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 FD-OCT对不同年龄正常人群角膜上皮厚度的测量研究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FD-OCT对不同年龄正常人群角膜缘上皮厚度的测量研究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眼前节OCT在眼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已发表或待发表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作为角膜的最外层组织,角膜上皮不仅是眼表重要的生物学屏障,它在维持泪膜稳定性、角膜透明性、正常视功能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角膜上皮的更新和修复有赖于角膜缘上皮基底部干细胞的不断增殖、分化和迁移。随着人们对角膜和眼表疾病认识的加深,角膜和角膜缘上皮厚度的应临床用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精确测量角膜和角膜缘上皮厚度不仅可以为早期诊断圆锥角膜、指导屈光手术的开展、评估手术疗效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也对干眼症、角膜缘干细胞缺乏、角膜手术后上皮愈合不良等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近年来,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OCT)定量分析角膜和角膜缘上皮成为眼科研究中的热点。既往对正常人角膜上皮厚度的研究多局限于某个年龄段或角膜的某个区域,对于其在整个角膜的分布特点及其年龄变化规律等特征描绘甚少。
  本研究应用傅里叶域OCT(FD-OCT)观察不同年龄段正常人群的角膜和角膜缘的形态结构,在不同方位对其上皮厚度进行测量,分析角膜和角膜缘上皮厚度在不同方位、不同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总结其空间分布特点和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一方面为正常人角膜及角膜缘上皮厚度数据库补充中国人群的资料,另一方面有助于临床医生在充分了解角膜和角膜缘上皮特征的基础上开展诊疗工作。
  第一部分FD-OCT对不同年龄正常人群角膜上皮厚度的测量研究
  目的:应用FD-OCT观察不同年龄正常人群角膜并测量其上皮厚度值,分析角膜上皮厚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随年龄变化的规律。
  方法:横断面研究。招募健康受试者180例(80男100女),根据年龄分为4组:A组(≤20岁)45例,B组(21-40岁)45例,C组(41-60岁)54例,D组(>60岁)36例。随机选取受试者单眼(正常眼)进行FD-OCT检查。利用RTVue-100OCT仪Pachymetry模式扫描受试者中央6mm角膜,系统内置软件可自动探测角膜上皮的前后边界并计算出前后界之间的上皮厚度,然后绘制出扫描区域内的角膜上皮厚度图。在每张图上,中央6mm角膜被划分为17个区域:中央2mm区,内环(2-5mm)8个区,外环(5-6mm)8个区;各区域均有其角膜上皮厚度平均值的直观呈现。对各年龄组各区域的角膜上皮厚度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总体人群中央6mm角膜上皮厚度平均值为(52.4±2.7)μm,各区域角膜上皮厚度不同:中央2mm区为(53.2±2.9)μm,上半区为(51.9±2.9)μm,下半区为(53.1±3.0)μm,下半区角膜上皮比上半区厚(P<0.05);外环上1/8区(50.2±3.3)μm为最薄,内环下1/8区(53.4±3.1)μm为最厚,最薄点与最厚点的厚度差值为(-7.2±3.6)μm。
  (2)中央6mm角膜上皮平均厚度,男性为(53.2±2.9)μm,女性为(51.7±2.4)μm;在各区域,男性角膜上皮均比女性厚。
  (3)A、B、C、D各组中央6mm角膜上皮厚度平均值分别为(53.21±2.39)μm、(52.91±2.72)μm、(51.88±2.42)μm、(51.33±3.1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各区域角膜上皮厚度的统计学分析显示:在中央2mm区域,A、B、C、D组角膜上皮厚度分别为(53.4±2.8)μm、(53.4±2.7)μm、(53.2±3.0)μm、(52.9±3.3)μm,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848);在旁中央2-6mm区域,除内环颞下方1/8区外,其余区域角膜上皮厚度与年龄均呈负相关(P<0.05)。随年龄增大,中央6mm角膜上皮厚度以0.34μm/10y的平均速率递减;外环区的递减速率较内环区大,分别为0.51μm/10y和0.30μm/10y。此外,上皮厚度最小最大值之差(Min-Max)和上皮厚度变异度(Std-Dev)均与年龄呈负相关(ρ=-0.326,P<0.001;ρ=+0.348,P<0.001)。
  结论:中央6mm角膜上皮并非均一厚度层,其厚度的空间分布差异表现为:下厚上薄,中央略高于鼻颞侧。年龄越大,角膜上皮厚度在各区域的分布越不均匀。年龄对中央2mm角膜上皮厚度无明显影响。旁中央角膜上皮随年龄增长而变薄;越靠近中央,变薄速率越小。
  第二部分FD-OCT对不同年龄正常人群角膜缘上皮厚度的测量研究
  目的:应用FD-OCT观察不同年龄正常人群角膜缘并测量其上皮厚度值,分析角膜缘上皮厚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随年龄变化的规律。
  方法:横断面研究。招募健康受试者180例(80男100女),根据年龄分为4组:A组(≤20岁)45例,B组(21-40岁)45例,C组(41-60岁)54例,D组(>60岁)36例。随机选取受试者单眼(正常眼)进行FD-OCT检查。利用RTVue-100OCT仪Cross-Line模式扫描受试者鼻侧、颞侧、上方、下方的角膜缘,并记录各方位角膜缘的横截面图。在OCT图上,采用手动法对角膜缘各层结构进行划分并测量角膜缘上皮厚度。然后对各方位、各年龄组的角膜缘上皮厚度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 FD-OCT测量正常人鼻侧、颞侧、上方、下方的角膜缘上皮厚度值分别为(53.4±6.8)μm、(54.2±7.4)μm、(67.4±10.6)μm、(67.7±10.7)μm。统计学分析表明,四个方位角膜缘上皮厚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Tamhane法进行各方位的两两比较分析表明,鼻、颞侧角膜缘上皮明显薄于上、下方(P=0.000),鼻侧和颞侧相近(P=0.947),下方略比上方厚、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1.000)。各年龄组角膜缘上皮厚度的空间分布特点与总体人群相同。
  (2)对各年龄组同一方位的角膜缘上皮厚度进行比较:在鼻、颞侧,A组的测量值比其余三组大(P<0.05);在上、下方,B组的测量值最大,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方位角膜缘上皮厚度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鼻侧(ρ=-0.332,P=0.000)、颞侧(ρ=-0.372,P=0.000)、上方(ρ=-0.048,P=0.594)、下方(ρ=-0.032,P=0.725)。随着年龄增大,鼻侧、颞侧、上方、下方角膜缘上皮厚度的递减速率分别为1.12μm/10y、1.31μm/10y、0.37上m/10y、0.21μm/10y。
  结论:正常人角膜缘上皮厚度存在空间分布差异,鼻、颞侧角膜缘上皮较薄,上、下方较厚。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鼻、颞侧角膜缘上皮逐渐变薄;而上、下方角膜缘上皮呈现先厚再薄的变化规律,其厚度值在成年后达到最大。睑裂处水平方位的角膜缘上皮厚度更易受年龄影响,其变化速率大于垂直方位的角膜缘上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