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营销分析——以《中国好声音》(第一季)为例
【6h】

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营销分析——以《中国好声音》(第一季)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1 关于电视娱乐节目的研究

2.关于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好声音》的宏观环境

一、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二、经济环境分析

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四、技术环境分析

第三章 《中国好声音》的营销分析

一、《中国好声音》节目概况

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三、原版引进海外成功节目样式

1.卖梦想——节目叙事本土化

2.转椅引发的导师营销术

3.宝典下的精细制作

四、契合的播出平台——浙江卫视

1.趋同理念打造“好声音”

2.“对赌协议”创巨额收益

五、全方位营销——新媒体嵌入合作渠道

1.预热造势吸引注意力

2.广告投放塑造品牌影响力

3.话题营销聚合人气

4.浙江卫视与媒体评审团的合作

5.网络视听新媒体全力出击

六、可观的传播效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四章 结语

一、《中国好声音》相关争议

1.衍生节目发展不足

2.好声音品牌过度透支

二、新媒体时代真人秀娱乐节目发展建议

1.提升内涵 注重原创

2.借助移动终端 挖掘深层产业链

三、研究不足和改进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中国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私人属性,更承担着弘扬道德文化、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公共服务功能,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节目的出现丰富了观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但在新媒体冲击与多变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此类节目的收视市场也正在瓦解。
  浙江卫视联合灿星制作打造的《中国好声音》,虽然是对国外节目的原版引进,却制造出近年音乐类真人秀节目的高收视率。“盲选盲听”的赛制成为同类节目的效仿对象。多渠道的营销传播也将“好声音”从一个节目名称变成音乐品牌。本文在梳理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借鉴整合营销传播相关理论,从电视节目的“生产、包装、发行”产业链思路分析《中国好声音》的营销方式,提出“好声音”品牌的成功是建立在体制内外合力基础上的“模仿式”成功,并对《中国好声音》节目产生的相关争议与不足进行了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