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研究
【6h】

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东华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引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内容和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本文特色

第2章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文献研究与理论架构

2.1 循环经济文献及相关研究

2.1.1 循环经济的起源与发展

2.1.2 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基本原则

2.1.3 循环经济的实施主体

2.1.4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1.5 服装产业循环经济概念界定

2.1.6 纺织服装业的循环经济实现形式

2.2 产业集群文献及相关研究

2.2.1 服装产业集群概念界定

2.2.2 服装产业集群的分类

2.2.3 产业集群的发展理论

2.2.4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2.3 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与研究

2.3.1 评价指标体系

2.3.2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3.3 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3.4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服装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3.1 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背景

3.1.1 经济全球化挑战

3.1.2 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

3.1.3 体面劳动与社会责任

3.1.4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3.2 服装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2.1 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3.2.2 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案例剖析

3.3 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理念

3.3.1 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及误区

3.3.2 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关系

3.4 影响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3.4.1 生产要素

3.4.2 集群内部结构

3.4.3 企业自身发展

3.4.4 政府支持力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的基本步骤

4.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1.3 评价指标的选取优化

4.1.4 评价体系构建

4.2 评价模型构建

4.2.1 评价方法选择

4.2.2 指标权重确定模型

4.2.3 基于熵权和改进型TOPSIS的评价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实证研究——杭州、温州服装产业集群

5.1 产地背景分析

5.1.1 杭州服装产业集群概况

5.1.2 温州服装产业集群概况

5.2 实地调研目的与方法

5.2.1 调研目的

5.2.2 调研方法

5.2.3 问卷设计

5.3 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

5.3.1 调研样本基本信息

5.3.2 节能减排

5.3.3 产业集群及政府

5.3.4 研发投入

5.4 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解析

5.4.1 数据信度分析

5.4.2 指标权重确定

5.4.3 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

5.4.4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发展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6.1 集群层面的对策建议

6.1.1 加强集群内企业的协作

6.1.2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设施

6.1.3 加强集群治理

6.2 政策层面的对策建议

6.2.1 财政政策

6.2.2 税收政策

6.2.3 投融资政策

6.2.4 产业政策

6.2.5 科技政策

6.3 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6.3.1 实施绿色研发战略

6.3.2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6.3.3 推行清洁生产

6.3.4 建立资源节约型管理模式

6.4 客户层面的对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7.3.1 研究的不足

7.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我国服装产业集群试点地区

附录2:调研问卷

附录3:调研企业名录

附录4:Matlab计算程序

附录5:纺织服装业环保体系及认证标准

附录6:杭州服装产业调研原始数据

附录7:温州服装产业调研原始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研究是产业经济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展开了有益的探索与研究,对指导产业集群及提供发展策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文献分析可知,现有的这一相关课题研究主要是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前提,而以循环经济为视角探讨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的文献鲜有所见。
   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体面劳动与社会责任、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等挑战。进入2010年,原材料短缺和价格上涨,用工困难等现象愈演愈烈,给纺织服装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和经营压力。在此背景下,部分服装产业集群出现衰退现象,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举步维艰。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视角对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探索,试图在已有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进行评价解析,为促进服装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探讨和建议。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法等,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算法构建改进的熵权TOPSIS评价模型,依据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与案例解析相呼应的方法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界定概念及研究对象
   论文对国内外有关循环经济的起源与发展,内涵、特征和基本原则,实施主体,国内外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概念、分类,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等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a.界定纺织服装产业循环经济概念为:在纺织服装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b.纺织服装业循环经济实现形式为:推行清洁生产、生产资源再利用、废弃资源再利用、使用替代材料、研发新产品、二手服装处理及经营等;
   c.在产业集群的概念和分类研究基础上,阐述服装产业集群的概念,将服装产业集群分为生产型、商贸型和研发设计创新型三大类,确定本文研究对象为生产型服装产业集群;
   d.再从一般层面、循环经济层面和服装业层面分别对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文献研究,并进行评述总结。
   (2)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分析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
   a.首先归纳总结了我国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主要服装产业集群现状特点:
   b.通过实地调研及资料收集整理,对我国服装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较为典型的广东西樵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均安牛仔服装产业集群、浙江绍兴海滨生态工业园区进行案例分析;
   c.在指出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误区基础上,阐述了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理念。
   d.根据文献研究结合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的特征,总结出影响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要素、集群内部结构、企业自身发展及政府支持力度。
   (3)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在分析服装产业集群评价的基本步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原则和评价指标选取优化的基础上,结合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研究、影响服装产业集群的主要因素及循环经济的实施主体分析结论,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a.以循环经济战略思想为指导,从集群、政府、企业和客户四个层面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运用专家访谈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最终形成具有层次性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及25项三级指标;
   b.通过比较分析各种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方法及主客观赋值法的优缺点,选择了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考虑到传统的TOPSIS仅进行优劣排序,无法进行分档评价,为此,在熵权TOPSIS模型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基于熵权和改进型TOPSIS算法的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
   c.运用Matlab软件编制了熵权函数和改进的TOPSIS评价模型计算程序。
   (4)实证研究
   根据指标体系,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设计调研问卷,采集杭州和温州服装产业集群的36个样本数据,利用熵权和改进型TOPSIS评价模型,对集群、政府、企业、客户和综合层面分别进行解析和比较两地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a.在集群、政府、企业、客户及综合层面,杭州服装产业集群优于温州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
   b.在集群层面,杭州和温州服装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发展均处于稍差水平。在政府、综合层面,杭州服装产业集群处于一般水平,温州处于稍差水平;在企业、客户层面,杭州和温州服装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发展同处一般水平,说明两地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发展有很大潜力。
   (5)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的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对策与建议
   在服装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深度访谈、相关资料查阅以及浙江杭州、温州服装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基础上,从集群、政策、企业、客户四个方面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a.集群层面——通过强集群内企业协作,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技术服务和信息平台、金融服务平台、配套设施建设和中介服务平台,加强产业集群治理来促进服装产业集群发展;
   b.政策层面——主要采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等支持服装产业集群发展;
   c.企业层面——通过鼓励实施绿色研发战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能力、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建立资源节约型管理模式推进企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d.客户层面——提高客户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了解,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活。
   (6)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a.提出循环经济视角下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
   在分析循环经济和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服装产业特色,阐述了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理念,即在一定区域内和特定背景下,将循环经济强调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融入到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达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b.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
   以循环经济实施主体政府、企业、消费者为主线,以企业为立足点,以服装产业链分析为基础,结合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理论研究、影响服装产业集群的主要因素分析结论,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一级指标包括集群、政府、企业和客户四个层面;二级指标主要包括网络关系、合作协作、政策制度、管理培训、经济效益、内部组织、生产工艺、绿色产品、发展目标、企业形象和客户要求;对各项二级指标细分,共设置了25项三级指标。
   c.剖析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对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集群、政府、企业和客户四个层面详尽地剖析了基于循环经济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对策,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不同产业集群行为主体提供参考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