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种茴鱼和魁蚶的系统发育及分类地位研究
【6h】

两种茴鱼和魁蚶的系统发育及分类地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 分子系统学研究

1.1.1 分子系统学的定义

1.1.2 分子系统学的分类

1.1.3 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步骤

1.2 线粒体基因组概述

1.2.1 线粒体的生物学特性

1.2.2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点

1.2.3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和特点

1.2.4 线粒体基因组在海洋动物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1.3 两种茴鱼概况

1.3.1 新疆北极茴鱼概况

1.3.2 蒙古茴鱼概况

1.3.3 茴鱼属鱼类研究现状

1.4 魁蚶概况

1.4.1分类地位和分布

1.4.2 形态特征

1.4.3 生物学特性

1.4.4 魁蚶分类遗传学研究现状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章两种茴鱼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样品采集

2.2.2 实验主要试剂

2.2.3 实验主要设备

2.2.4常用溶液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2 总DNA的检测

2.3.3 PCR扩增及测序

2.3.4 序列拼接和提交

2.3.5 线粒体DNA组成分析

2.3.6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2.4 结果与讨论

2.4.1两种茴鱼线粒体基因组基本组成

2.4.2 两种茴鱼线粒体基因顺序

2.4.3两种茴鱼线粒体基因重叠和基因间隔序列

2.4.4碱基组成

2.4.5蛋白质编码基因与密码子使用

2.4.6 rRNA基因特点

2.4.7 tRNA基因特点

2.4.8 非编码区特点

2.4.9 线粒体DNA突变

2.4.10 遗传距离

2.4.11 茴鱼属系统发育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鲑科鱼类分子系统进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的获得

3.3 实验方法

3.3.1 基因组序列分析

3.3.2 不同基因在鲑科系统进化分析中的适用性

3.3.3 系统发育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3.4.2 碱基组成及变异

3.4.3 遗传距离

3.4.4 鲑科mtDNA的不同基因在系统进化分析中的适用性

3.4.5 鲑科鱼类系统发育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魁蚶中国群体的分类学地位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样品采集

4.2.2 实验主要试剂

4.2.3 实验主要仪器

4.2.4 常用溶液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4.3.2 PCR扩增及测序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魁蚶中国群体线粒体基因序列特征

4.4.2 蚶科27种贝类基因序列特征

4.4.3 遗传分化

4.4.4 系统发育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双壳贝类分子系统进化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样品采集

5.2.2 数据获得

5.3 实验方法

5.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5.3.2 PCR扩增及测序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双壳贝类线粒体基因序列分析

5.4.2 遗传距离

5.4.3 双壳贝类系统发育分析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版权声明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