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商业模式的本质属性与结构特征研究
【6h】

现代商业模式的本质属性与结构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1.1 商业模式的产生与演化

1.1.2 商业模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1.3 商业模式理论的缺陷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与基本内容

1.2.2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3 选题的应用价值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步骤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商业模式理论综述

2.1 商业模式理论发展状况简述

2.2 对商业模式的理解与定义形式演化

2.2.1 实质与原理解释类

2.2.2 要素与模式结构类

2.2.3 企业战略类

2.3 与商业模式相关的其它理论文献

2.3.1 交易费用理论与商业模式

2.3.2 经济租金理论与商业模式

2.3.3 自组织理论与商业模式

2.3.4 社会系统理论与商业模式

2.3.5 知识资本理论与商业模式

2.3.6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商业模式

2.4 商业模式理论体系与基础课题研究

2.4.1 初步形成的商业模式理论框架

2.4.2 关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问题的研究

2.4.3 关于商业模式结构特征问题的研究

2.4.4 关于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研究

2.5 关于商业模式理论应用性研究

2.5.1 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增长率研究

2.5.2 关于创新商业模式的市场价值研究

2.6 关于商业模式运营的相关理论

2.6.1 关于企业宗旨与经营理论

2.6.2 战略理论与商业模式

第三章 商业模式本质属性与核心概念辨析

3.1 商业模式的客观实在性分析

3.2 经济活动与交易的意义

3.3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商业关系

3.4 商业模式的本质

3.4.1 理论文献中体现的商业模式共性特征

3.4.2 商业网络、商业关系与商业模式

3.4.3 交易结构、合约安排与商业模式

3.4.4 商业理念、商业愿景与商业概念

3.5 对商业模式科学定义的综合讨论

3.5.1 商业模式定义必须反映其本质特征

3.5.2 商业模式定义应该反映模式化特征

3.5.3 商业模式定义必须体现商业内涵

3.5.4 商业模式定义必须体现商业网络背景与商业理念

3.5.5 商业模式必须以企业作为背景和平台

3.5.6 商业模式定义表达式

第四章 商业模式构成元素与特征识别

4.1 对重要相关概念的界定

4.1.1 商业模式的构成元素

4.1.2 商业模式的价值逻辑

4.1.3 商业模式的边界

4.1.4. 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

4.1.5 模式价值与模式角色贡献度

4.2 商业模式的基本构成元素

4.3 商业模式基本特征识别

4.3.1 商业模式的复杂性特征

4.3.2 企业商业模式的角色特征

4.3.3 商业模式的聚集动力分析

4.3.4 商业模式及其理论的层次特征

4.3.5 商业模式特征识别问题小结

第五章 商业模式的运动逻辑与基本结构模型

5.1 商业模式的价值源泉与价值分布

5.1.1 商业模式的价值源泉

5.1.2 商业模式新增价值的分配

5.2 商业模式的价值运动逻辑

5.2.1 商业模式的价值聚集与价值锁定

5.2.2 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与价值传递

5.2.3 商业模式的价值实现与价值分配

5.3 构建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

5.3.1 对商业模式结构与机制问题研究的回顾

5.3.2 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构建

5.3.3 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特点

5.3.4 实际商业模式的生成路径

第六章 理论创新的相容性与普适性分析

6.1 检验思路与基本假设

6.2 现有文献关于商业模式构成因素的研究成果

6.3 商业模式基本构成因素问题对比分析

6.4 理论验证的研究结果

第七章 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的实证检验

7.1 实证分析的基本假设

7.1.1 关于商业模式价值源泉的假设

7.1.2 关于商业模式价值聚集的假设

7.1.3 关于商业模式价值交易的假设

7.1.4 关于商业模式价值实现的假设

7.2 问卷设计

7.2.0 问卷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7.2.1 关于价值发现维度的问题设计

7.2.2 关于价值聚集维度的问题设计

7.2.3 关于价值交易维度的问题设计

7.2.4 关于价值实现量度的问题设计

7.2.5 测试指标与调节变量问题设计

7.3 数据收集与整理

7.3.1 样本选择与抽样结果

7.3.2 数据整理与描述性统计

7.4 对调查结果的信度分析

7.4.1 对信度分析的说明

7.4.2 价值发现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可信度分析

7.4.3 价值聚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可信度分析

7.4.4 价值交易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可信度分析

7.4.5 价值实现与分配的内部一致性可信度分析

7.5 对调查结果的效度分析

7.5.1 内容效度与效标关联效度分析

7.5.2 商业模式价值发现维度数据的结构效度分析

7.5.3 商业模式价值聚集维度数据的结构效度分析

7.5.4 商业模式价值交易维度数据的结构效度分析

7.5.5 商业模式价值实现与分配维度数据的结构效果分析

7.6 商业模式结构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7.6.1 对相关分析的说明

7.6.2 商业模式结构因子的提取与转换处理

7.6.3 结构因子的相关分析

7.7 商业模式类型对价值的调节效应分析

7.8 实证分析的研究结论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汇总

8.2 本文的局限性与后续研究展望

8.2.1 本文的不足

8.2.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商业模式结构模型研究调查问卷

二、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在很多商业模式文献的开篇甚至封面之上都会见到一则“德鲁克的名言”——“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尽管没人能注明这条引言的原始出处,但很显然,“名言”的内容体现了企业界乃至学术界的广泛共识。事实上,在新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逐渐成了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甚至已经成为投资家选择投资对象的首选标准。商业模式理论就是在这种大背景的催生之下悄然产生和迅速发展起来的。和其它新兴学科一样,尽管商业模式理论发展迅速,但是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有不少差异的。在研究商业模式问题时往往会与战略、营销、计划、组织等传统管理学理念混在一起。由此可见,商业模式理论木身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体系与研究范式。正如琼·马格丽塔在题为“商业模式的缘由”一文中反复强调的那样:“除非我们清楚地界定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含义,否则这些概念仍会是迷乱的和难于应用的。”事实证明,探索和揭示现代商业模式的本质属性,寻找和建立科学的商业模式概念体系与理论范式已经成为当今管理学界十分迫切的任务,因此才成为本文的选题目标。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从寻找现代商业模式的本质属性及科学定义入手,逐步深入地探索和揭示构成商业模式的基本元素以及决定商业模式形成的原始动力,并且以此为基本线索构建立起体现商业模式共性特征的基本结构模型。本文还从理论对比和实证统计分析两个方面对所提出的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检验。本论文共分八章,在内容关联性上分为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绪言和商业模式理论综述两章,共10个小节。该部分内容涵盖对商业模式理论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本文研究思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计划的概括性介绍;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共计3章、13小节。该板块的内容涵盖对现代商业模式本质特征的分析与探讨,对商业模式理论功能及学科地位的分析与探讨,对形成商业模式的原始动力及其作用机理的分析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第三部分包括两章,共计11小节,分别从理论对比和实证检验的角度对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进行论证和检验。文章的最后部分是对研究结论的全面总结,包括对本文关键创新点及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的说明。此外,该部分还叙述了对本文研究工作局限性的检讨以及对后续研究的构想。本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首次从时间和空间上全方位揭示了现代商业模式概念的实质与内涵。时间方位上的突破揭示出商业模式产生与演化的客观进程,以及商业模式概念及其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路径与动因;空间方位上的突破分别揭示出商业模式在商业关系、商业网络背景层面上,以及在企业(经营主体)层面上的结构形式及活动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明确地将商业模式的定义划分为系统商业模式和企业商业模式。其中,系统商业模式是指,嵌合在商业网络上的,具有一定网络结构与活动逻辑的局部构成。或简言之,系统商业模式是指已具有模式化特征的商业关系。而企业商业模式则是指,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在商业网络背景环境之内,在企业商业理念引导之下逐步形成的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交易关系的总合,它是特定条件下的交易结构。第二,本文在对商业模式本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概念体系、研究思路和理论构架。这个理论体系和研究思路为本文的其它研究内容提供了基本前提和研究逻辑。第三,本文透过商业模式结构的表象,将目光直接聚焦到构成商业模式的物质基础和形成机制之上,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研究发现,无论商业模式复杂程度如何,它都是由主体企业、合作伙伴以及顾客等三种基本元素构成的,这些元素之间的交易活动遵循着价值发现、价值聚集(包括价值锁定)、价值交易,以及价值实现(包括价值分配)的逻辑展开。交易展开的结果形成了一个由商业模式构成元素为基本向量在商业模式价值运动空间上形成的结构矩阵。显然,该矩阵的每一个结点都具有明确的含义,它们分别代表着某个特定经营主体在相应价值运动环节上的角色、利益、职能以及行为趋向。矩阵的整体结构关系则体现不同结点之间的交易关系,它可以预测各种可能发生的商业行为。通过理论对比和实证检验分析得知,该模型一方面能够囊括现有商业模式理论对结构问题的所有观点,另一方面还能够作为对现实商业模式进行考察、分析乃至设计、创新的实用工具。因此,本文称之为商业模式的基本结构模型。该模型是本文的核心创新点,它能够为商业模式结构问题研究提供一个通用的视角与尺度。在对研究成果的检验方面,本文选择了运用理论比较和实证统计分析进行双重论证的方法。在理论比较方面,文章选择了32个代表性学者的观点作为参照对象。对比研究表明,所有学者对于商业模式构成因素的观点都可以在商业模式结构模型当中获得解释,并且没有出现冲突和疏漏的情况。从而证明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揭示了问题的本质特征,因而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可靠的通用性;在实证检验方面,本文通过访谈和调查获得329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在结构关系上符合现代企业商业行为的现实状况。综上所述,本文对商业模式的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业模式结构模型。这些研究成果将成为今后商业模式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独特启示和有益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