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可剥布对复合材料胶接质量的影响
【6h】

可剥布对复合材料胶接质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复合材料

1.3 复合材料的连接

1.4复合材料表面处理

1.5 复合材料表面的表征

1.6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2.3 测试方法

第3章 可剥布及处理后复合材料表面形貌分析

3.1 引言

3.2 可剥布织物表面形貌分析

3.3 可剥布处理后复合材料表面与揭除可剥布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剥布处理两种不同的预浸料体系表面性能测试

4.1 引言

4.2 接触角测试

4.3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4.3 XPS元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剥布处理两种不同的浸料体系力学性能测试

5.1 引言

5.2 970/T300织物预浸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5.3 970/T300织物预浸料复合材料断裂形貌测试

5.4 3900/T800单向预浸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5.5 3900/T800单向预浸料复合材料断裂形貌测试

5.6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制造广泛采用了共胶接工艺技术,胶接面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共胶接复合材料零件的性能。自2008年以来,波音和空客开始采用可剥布来替代传统的打磨工艺进行复合材料表面处理,然而,他们对可剥布的使用非常谨慎,每种复合材料都规定了对应的可剥布。我国大型民用客机研制过程中,也发现同一种可剥布处理不同的复合材料时,其力学性能差异十分显著,而目前国内外对于采用可剥布处理复合材料表面缺乏系统研究,对其胶接质量影响的因素还尚未明确,因此,本论文针对大型客机所采用的典型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研究可剥布对复合材料共胶接质量的影响规律,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共胶接成型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首先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了970/T300织物预浸料和3900/T800单向预浸料的复合材料板材,并选用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可剥布,其中两种进口:P60001(干)、EA9895(湿)和两种国产R60(干)和R60S(干,带涂层),以及传统的打磨方式对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对处理后的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接触角、SEM、FTIR以及XPS表征,观察不同表面的润湿性、微观形态以及表面的化学形态。最后根据ASTM标准制备单搭接剪切和剥离强度的胶接试验件,通过力学性能结果比较确定不同可剥布处理表面得到的胶接质量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R60和R60S处理的970/T300织物与3900/T800单向复合材料的表面,在 SEM图像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可剥布织物,但是在XPS检测中发现,R60处理的复合材料表面含有酰胺键,R60S处理的表面除了含有酰胺键还含有硅元素,说明这两种可剥布处理的复合材料表面均存在可剥布织物的残留,导致两者的胶接破坏模式均表现为粘附破坏,胶接质量较差。采用P60001可剥布处理的970/T300织物复合材料表面,通过SEM发现有可剥布织物丝束的残留,同时可剥布表面织物发生撕裂断裂的现象,而3900/T800单向复合材料表面没有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前者的胶接破坏模式表现为混合破坏,后者表现为内聚破坏,说明P60001聚酯可剥布织物揭除时若发生断裂,残留在复合材料表面的织物会影响胶接质量。EA9895可剥布处理的970/T300织物预浸料与3900/T800单向预浸料的复合材料表面,在SEM和XPS检测中均未发现残留物,两者的破坏模式均为内聚破坏,具有较好的胶接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