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与干预效果研究
【6h】

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的调查与干预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部分 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的基线调查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第二部分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实施情况及手部带菌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现状和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洗手意识;探讨可以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提高洗手依从性和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干预措施,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泰安市某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包括内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门急诊等临床科室随机选取了18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其中包括医生87名,护士93名,采用观察法和问卷法收集了解研究对象的洗手行为、执行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护理人员洗手后进行手部采样,对采样标本做细菌培养,判断洗手合格率。针对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现状和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选择两个基本条件相同病区的医务人员各24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照实验,评价干预前后的效果。
   结果:
   1.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被调查180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为56.67%;手卫生依从率平均为29.79±15.21。不同年龄、学历、职称、性别、职业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危重症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内科、外科普通病房及门急诊的医务人员(p<0.05)。各项洗手指征出现后,手卫生依从率较高的依次是处理污物后、去卫生间前、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分别为74.71±38.99%,63.85±41.93%,51.21±43.99%。在影响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20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前三位因素是:①清洁剂、消毒剂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的干燥;②工作太忙没有足够的时间;③个人在工作中对洗手或擦手没有足够的重视。
   2.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180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平均得分21.37±1.50分,其中手卫生指征得分16.11±1.12分,手卫生相关知识得5.27±0.75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职称、学历、工龄的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危重症病房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得分高于内科、外科普通病房及门急诊护士(P<0.05)。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得分与手卫生依从率经统计学检验无相关性(p>0.05)。
   3.针对医务人员洗手认知行为现状与主要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进行对照实验:行为教育后实验组的洗手合格率由干预前的58.33%提高为91.67%,洗手率由27.55%上升为41.60%,对照组的洗手合格率为66.67%,洗手率为28.68%,干预后自身对照及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为实验组提供快速手消毒剂,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与洗手液流动水洗手效果进行比较,洗手合格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使用手消毒剂为88.83±2.50%,洗手液流动水为86.67±3.2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执行手卫生所用时间使用手消毒剂为19.33±4.33s,洗手液流动水为77.67±30.92s,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病区病人及家属进行包含病人在内的手卫生促进后,洗手率上升到70.97±12.07%;实验组在干预前、行为教育后、提供快速手消毒剂、病人参与的手卫生促进后的洗手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干预期间实验组的医院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状况亟待高,执行手卫生及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有待强化;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和执行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