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6h】

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和研究方案

第二部分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描述

第三部分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

第四部分对中国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小 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主编专著情况

附录3.半定式个人访谈核心问题一览表及资料分析程序

附录4.现场调研相关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护理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护理管理、教学、科研及临床人才的主要渠道。美国是世界上护理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护理研究生教育起步早,专业特色明显、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系统、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而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由于起步晚,各方面还处在一个摸索完善的阶段。尽管国情不同,但了解、借鉴他人经验对发展我国的护理研究生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课题拟通过中美两国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比较,一方面收集整理和比较中美两国主流大学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相关资料,从而为国内护理教育同道提供信息,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反思我国现有的护理研究生教育;另一方面通过个人访谈、文献调研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探究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本规律,剖析课程理念、课程依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课程设置的基本要素,并在现代课程理论指导下对我国构建科学合理、富有护理特色、体现护理发展主流、符合高层次护理人才知识结构要求的课程设置提出积极的建议和设想,可为有关教育职能部门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和借鉴。 本研究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研究和研究方案首先采用理论研究法,从护理理论和课程理论两大层面上对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根据护理学科的特点和研究目的,主要选择和借鉴了“目标模式”和“实践模式”的课程理论观点作为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指导原则;其次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比较原则、比较步骤、比较框架和要素,以及相关概念界定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描述美国5所大学护理学院的研究显示,美国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1)课程设置的人文化:多数护理学院的课程设置拓宽了护理学的教学范围,注重人文科学的内容,开设多元文化相关课程、伦理相关课程以及与护士职业发展相关的课程等极富特色的护理课程设置;同时,强调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选课,以培养宽厚的人文基础。(2)课程设置的专业化:以角色为基础的专业化课程设置是美国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最突出的特点。根据不同护士专业角色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以培养不同类型的护理专科人才,如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各类高级护理实践人才,因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以便增强某一专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3)课程设置的个性化:美国各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着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护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常常考虑到研究生招收对象的特点,根据社会需要、人才需求来设计和安排课程并组织教学。(4)课程设置的特色化:美国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特别注重吸纳反映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特色护理课程,这些具有特色内容的护理课程也使得美国的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极富特色性。 中国11所大学护理学院的研究显示,中国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1)重视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引导和帮助研究生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辨证思维从事护理研究,满足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需求。(2)重视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不少国内大学护理系的公共英语课程在学分比例上占总学分的四分之一,可见其极为重视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当然,由于其课程设置比例过重,也削弱了其他核心课程的学习。(3)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性:专业必修课程以护理理论和方法为重点,体现二级学科的要求和特色,而且拓宽基础知识的交叉性和跨学科的支持性课程也以二级学科来设置,充分体现出课程体系的专业性。但专业教材和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前沿性、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提高。(4)强调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除了4~5门学位课程以及专业理论课、必修课外,基础理论课程授课时数大约为总课程时数的25%,这与我国硕士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较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关。 第三部分: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以下几方面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1)培养目标中日益突显出来的护理学科独立性进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护士职业角色的日益清晰化;(2)课程理念中日益融汇整合进来的护理理念和护理相关核心概念;(3)课程结构中日益强调和表现出来的护理专业化属性和相关能力的培养;(4)课程实施中日益形成的方法的灵活性和个性化等等。 但由于国情、历史发展和教育制度的差异,体现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的差异有:(1)就培养目标而言,美国以专业角色为基础,培养不同角色的护理专业人才;中国则注重培养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型及以临床研究为主的临床型护理专业人才;(2)就课程理念而言,美国以护理哲理及培养目标为指导,根据对人、健康、环境、护理、教育、学习的概念来指导课程设置,突出护理专业化特点;总体来说,中国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的课程理念更多反映的还是学科中心、学科本位、教师中心的思想,但已在积极探索以人为本、护理专业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互渗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理念;(3)就课程依据而言,美国根据培养目标、社会需求、美国教育部授权和认可的高级护理机构设定的各类规格和标准以及各校的哲理、教师的价值观、资源、目标和潜在学生群体确定自己的课程设置;中国主要根据国家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设置课程;(4)就课程结构与内容而言,美国基础与专业并重,包括三大框架:研究生核心课程内容、高级实践护理核心课程和专科课程,紧紧围绕学生所选专科职业角色的方向而展开;中国则教学与科研并重,包括四大框架: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5)就课程实施而言,美国支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个性化和独立性,注重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中国在多门课程当中进行了改革的尝试,同样主张开放性教学,提倡研究型学习,形式多采用小班课、社会实践,方法多采用PBL、角色扮演、调查研究等。但在导师队伍建设、师生角色定位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调整;(6)就课程评价而言,美国非常重视社会系统对专业护士终末行为的需求与评价,并已建立了权威的专业评估机构和一整套成熟的评估体系;而这方面还是中国的薄弱环节,但正在积极制定国家护理教育标准和护理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当然,上述比较还受着中美两国护理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特点、护士职业角色定位、护理学科定位、护理研究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护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美国“以专业角色为基础”的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与美国护理院校中护理师资充足、师资学历教育完善有关,而我国在受过高等教育护理师资还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保证教师的质与量还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当然,随着护理的整体和多元化发展,中国护理研究生教育兼顾临床发展的需要已是指日可待的事实。两国比较的目的就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照搬照抄任何一方都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各国、各学校、各护理专业都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研究方向和改革要求,提倡自己的特色,设置自己的特色课程和教学内容。 第四部分:对中国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与建议研究认为,中国护理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1)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2)突出课程设置在内容上的前沿性;(3)强调课程设置在目标上的专业性;(4)体现课程设置在层次上的丰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建议:(1)以模块划分课程内容,使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2)重组公共必修课程内容,使课程设置更加人文化;(3)增设公共卫生软科学课程,使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化;(4)凸显护理特色课程,使护理教育更加专业化;(5)强调跨学科知识内容,使护理人才素质更加综合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