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强度军事训练致非创伤性肾损伤的研究
【6h】

高强度军事训练致非创伤性肾损伤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简称

声明

摘要

前 言

第一部分高强度军事训练致肾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前言

一、高强度军事训练致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二、高强度军事训练致慢性累积肾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三讨论

第二部分高强度军事训练致肾损伤发病机制研究

前言

一、高强度军事训练肾损伤中肾组织Na+,K+—ATP酶活性的改变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二、高强度军事训练肾损伤中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1的改变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高强度军事训练致肾损伤药物防治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强度军事训练引起肾脏损伤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 高强度军事训练致肾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高强度军事训练致非创伤性急性肾损伤和慢性累积肾损伤的大鼠动物模型,为军事训练伤的研究提供技术平台。 方法:①一次性力竭训练:雄性12周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8只,普通运动组、军事训练组各16只,按不同方法行一次性力竭训练,观察训练结束即刻及24小时后血、尿及肾脏组织病理的改变。②慢性累积训练:雄性4周龄SD的大鼠30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普通运动组、军事训练组各10只,进行8周中至大强度慢性累积跑台训练,观察不同时期尿液及训练结束血、肾脏各指标及病理的改变。 结果:①一次性力竭军训组大鼠训练结束即刻尿蛋白、尿酶、生化指标及Ang 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普通运动组(P<0.05),24小时后仍高于对照组,并出现病理改变。②慢性累积训练中,军训组大鼠尿蛋白、尿酶、生化指标及Ang Ⅱ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及普通运动组比有显著差别(P<0.05)。 结论:两种模型分别具备高强度军事训练致非创伤性急性肾损伤和慢性累积肾损伤的临床变化特点,出现明显的血尿、蛋白尿、酶尿、氮质血症,可行性、重复性好,且符合军事训练特点,适用于高强度军事训练肾脏损伤病理生理和相应治疗手段的研究。 第二部分 高强度军事训练致肾损伤发病机制 研究一、高强度军事训练对肾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强度军事训练致急性、慢性累积肾损伤中肾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①一次性力竭训练:雄性12周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对照组(A)8只,军事训练组(B)16只,后者按军事训练模式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训练至力竭,检测训练结束(B1组8只)及24h后(B2组8只)尿液指标及肾组织Na<'+>,K<'+>-ATP 酶活性的改变。②慢性累积训练:雄性4周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对照组20(C)只和军事训练组20(D)只,后者按慢性累积军事训练模式、从中等强度至大强度行8周跑台训练,在训练4周末(C1、D1各10只)和8周末(C2、D2各10只)分别检测尿液指标及肾组织Na<'+>,K<'+>-ATP酶活性的改变。 结果:①一次性力竭军训结束即刻,B1组尿蛋白、尿酶较A组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Na<'+>,K<'+>-ATP酶活性明显减低(P<0.05)。24h后Na<'+>,K<'+>-9ATP酶活性有所恢复(P<0.05),仍低于A组(P<0.05)。②慢性累积军训中等强度4周后,D1组尿蛋白、尿酶、Na<'+>,K<'+>-ATP酶活性较C1组明显升高(P<0.05)。大强度训练至力竭的8周末,D2组尿蛋白、尿酶较C2组明显升高,而Na<'+>,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尿酶的排泄显著负相关。 结论:一次性力竭军事训练致肾组织Na<'+>,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持续中等强度训练可增强肾组织Na<'+>,K<'+>-ATP酶活性,持续高强度训练使酶活性再次明显降低,与尿酶的排泄显著负相关,直接影响肾小管功能,间接促成血尿、蛋白尿生成。 二、高强度军事训练肾损伤中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1的改变 目的:研究高强度军事训练致急性、慢性累积肾损伤中Ang Ⅱ及肾组织Ang Ⅱ受体-1的改变,探讨其发病机制。 方法:①一次性力竭训练:雄性12周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对照组(A)8只,军事训练组(B)16只,后者按军事训练模式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训练至力竭,检测训练结束(B1组8只)及24h后(B2组8只)尿液指标及血液、肾组织Ang Ⅱ及其受体-1。②慢性累积训练:雄性4周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对照组20(C)只和军事训练组20(D)只,后者按慢性累积军事训练模式行中至大强度8周跑台训练,在训练4周末(C1、D1各10只)和8周末(C2、D2各10只)分别检测尿液指标及血液、肾组织Ang Ⅱ及其受体-1。 结果:①一次性力竭军训结束即刻,B1组尿蛋白、尿酶、血浆及肾组织Ang Ⅱ较A组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AngⅡAT1受体表达明显增强(P<0.05)。24h后B2组尿蛋白、尿酶、血浆及肾组织Ang Ⅱ、AT1受体表达较B1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A组(P<0.05)。②慢性累积军训中强度4周末D1组尿蛋白、尿酶、血浆及肾组织Ang Ⅱ浓度较C1组明显升高(P<0.05),而肾组织AngⅡAT1受体表达明显减弱(P<0.05)。大强度训练至力竭8周末,D2组尿蛋白、尿酶、血浆及肾组织Ang Ⅱ浓度及Ang Ⅱ AT1受体表达较C2组均明显升高(P<0.05)。 结论:高强度军事训练致循环及肾组织RAS明显活化,与尿白蛋白量呈明显相关,且随训练时间延长肾组织RAS作用逐渐增强。一次性力竭训练在激活RAS同时AT1R表达增强,而慢性累积中强度训练虽激活RAS但AT1R表达减弱,而大强度训练调高其表达。 第三部分 高强度军事训练致肾损伤药物防治研究 目的:探讨氯沙坦、维生素E、中药分别对于防治高强度军事训练致急慢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雄性4周龄SD大鼠50只,随机分对照组(C)、军训组(M)、氯沙坦组(L)、维生素E组(E)、中药组(Z)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均行8周慢性累积跑台军事训练,药物组分别予氯沙坦20mg/kg、维生素E 50mg/kg、中药2ml/只灌胃。观察每周末尿液及8周训练结束时血、尿改变。 结果:L组于训练第3周、E组于训练第5周、Z组于训练第8周尿蛋白低于M组,但仍高于C组(P<0.05),最终降尿蛋白程度L>E=Z。8周末L组明显使损伤所升高的BUN、SCR值回落,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E、Z组相应值虽低于M组,但高于C组(P<0.05)。8周末L组血浆及肾组织Ang Ⅱ浓度高于M组(P<0.05),而E、Z组与M组无差异(P>0.05)。8周末E、Z组Na<'+>,K<'+>-ATP酶活性均较C组无显著差异(P>0.05),L组虽能降低增高的酶活性值,但仍高于C组(P<0.05)。 结论:三种药物对于高强度军事训练引起的肾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中氯沙坦起效时间最快,在降尿蛋白、尿酶、氮质血症作用最强,对于抗氧化反应有一定作用。维生素E对于增强训练能力有明显作用,在降尿蛋白、尿酶、氮质血症作用与中药未见差异,弱于氯沙坦,在抗氧化作用上效果明显。中药作用与维生素E类似,起效略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