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SMO多器官保存液对大鼠肾脏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6h】

新型SMO多器官保存液对大鼠肾脏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SMO多器官保存液的配制和理化性质

一、 SMO多器官保存液配制

二、SMO多器官保存液的主要理化性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SMO液与UW液对大鼠肾脏冷保存的对比实验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大鼠肾脏离体灌注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大鼠肾脏离体灌注模型稳定性试验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SMO液与UW液对大鼠肾脏离体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对比实验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综 述 :器官冷保存现状及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新型SMO多器官保存液的配制和理化性质 目的:阐述SMO多器官保存液配方选择的理论依据及其基本理化性质。 材料和方法:新型SMO多器官保存液是在全面分析UW液和HTK、IGL-1等成功保存液配方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其它器官保存液的优点,遵循保存液配制的原则,结合器官保存领域理论的新进展,简化改良上述先进保存液的成分,在前期系列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配制而成。SMO液由长征医院制剂中心进行配制,采用高温高压(109℃,45分钟)消毒。配制后测定渗透压和PH值,采用健康人全血与新型SMO多器官保存液混合后检测血沉及红细胞聚集形态学观察,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和UW液作对照。 结果:在常温下和低温保存过程中各组分稳定,为澄清、无色的无菌溶液。PH值7.4,渗透压320 mOsm/L。SMO液对血沉无影响,与SMO液混合的红细胞均呈单个分散状态,无红细胞聚集现象。 结论:新型SMO多器官保存液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配制后的液体稳定,粘滞度低,对血沉影响小,无红细胞聚集作用。 第二部分 SMO液与UW液对大鼠肾脏冷保存的对比实验研究 目的:与UW液对比,观察SMO保存液对大鼠肾脏冷保存效果。 材料和方法:大鼠肾脏原位灌注切取后,在0-4℃SMO保存液和UW液中分别保存24、48、72h,于各冷保存终点行肾脏含水量测定、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及保存液PH值测定,并同UW液进行比较,观察、评价SMO保存液对大鼠肾脏的冷保存效果。 结果:冷保存24h后,UW液、SMO液与无保存对照组相比,组织含水量均无显著性差异(68.43±1.32%vs.69.38+±1.01%vs.69.42±+1.20%,P=0.346);保存48h后UW液、SMO液两组比较,组织含水量无显著性差异(69.11±0.93%vs.69.78±1.15%,P=0.297);保存72h后SMO液组含水量显著高于UW液(71.04±+1.25%vs.69.39±1.29%,P=0.48)。在保存的各时段内,SMO液与UW液两组肾脏病理的形态学改变均无显著差别。冷保存24h后,SMO液和UW液PH值均下降,但无显著差异(7.29±0.02 vs.7.29±0.01,P=0.752),冷保存48h和72h后,SMO液PH值显著高于UW液,分别为7.14±0.01 vs.7.19±0.02,(P<0.001)和6.94±0.12vs.7.12±0.01(P=0.004)。 结论:SMO液冷保存后大鼠肾脏组织学改变与UW液保存无差别,保存时间较长(72h)时,在防止组织水肿方面不如UW液,但是酸碱缓冲能力优于UW液。 第三部分大鼠肾脏离体灌注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简便可靠的大鼠肾脏离体灌注模型,为今后器官保存液的研究提供平台。 材料和方法:在针对肾脏离体灌注原理,参照国外同类系统构造的基础上,建立自制的大鼠肾脏离体灌注系统,熟悉大鼠肾脏的摘取和灌流液的制备,并对该系统进行实际的操作。 结果:该自制的大鼠肾脏离体灌注模型成功建立,简单方便,有效,价格便宜。 结论:该自制大鼠肾脏离体灌注系统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平台。 第四部分大鼠肾脏离体灌注模型的稳定性试验 目的:观察自制大鼠肾脏离体灌注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材料和方法:对无保存大鼠肾脏进行离体灌注的实际操作,灌注时间为120分钟,每15分钟采集灌流液及尿液标本,计算灌流率(PFR),尿流率(UFR),钠重吸收率(FRNa+),利用肌酐清除率来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灌流液中乳酸脱氢酶含量,并将灌注后的肾脏行病理检查。 结果:灌流装置连续工作期间,灌流泵和恒温装置工作稳定,温度恒定于37℃,灌注压力控制于90-110mmHg。在灌流过程中,尿液不断地排出。各功能性指标如PFR、UFR、FRNa+和GFR基本保持相对稳定。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灌流液中LDH含量逐渐升高,于灌注末达57.8±14.3U/L,灌注结束后肾脏有较多的小管扩张和脱落,评分较正常对照组稍差。 结论:该自制大鼠离体灌注模型性能稳定,可靠,能很好地对体外。肾脏进行灌流,灌流液能提供一定的能量和氧量,在短时间内能肾脏基本代谢所需,为保存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平台。 第五部分 SMO液与UW液对大鼠肾脏离体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对比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和比较SMO液和UW液对大鼠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材料和方法:大鼠肾脏在0-4℃SMO保存液和UW液中保存24h,无保存组为对照,采用大鼠肾脏离体灌注模型,对肾脏进行90min常温再灌注。灌注过程中收集灌流液及尿液标本,计算各功能性指标如PFR、UFR、FRNa+、GFR和LDH,灌注结束后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NF-κB、Bcl-2的表达情况。 结果:经过24h的冷保存,UW液组与SMO液组两组PFR相比无显著性差异(12.14±1.1ml/min/g vs.12.04±1.1 ml/min/g,P=0.5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74±1.1ml/min/g,P<0.001)。UFR相比无显著性差异(47.1±4.2ul/min/g vs.46.24±5.6ul/min/g,P=0.42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4.9±4.6 ml/min/g,P<0.001)。GFR相比无显著性差异(94.4±8.1ul/min/g vs.92.6±10.9 ul/min/g,P=0.638),并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25.34±23.1 ml/min/g,P<0.001)。UW液组FRNa+显著低于SMO液组(35.6±3.0%vs.76.8±2.3%,P<0.001),都明显低于对照组(91.4±1.5%,P<0.001)。在灌流的30、60、90min时,UW液组和SMO组中的灌流液中LD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但UW液和SMO液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UW和SMO两组在灌流结束后肾脏病理的光镜和电镜比较无明显差别(P=0.572)。三组凋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SMO组大于对照组(P<0.001),UW液大于SMO组(P=0.027)。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三组肾脏bcl-2的表达无显著差别(P=0.114),NF-κB的表达有显著差别(P=0.004),SMO组低于UW组(P=0.002),与对照组无差别(P=0.478)。 结论:新型SMO保存液对冷保存24h大鼠肾脏离体再灌注后功能和组织结构方面的影响和UW差不多,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保持肾小管功能,减少细胞凋亡,减少炎症反应方面可能要优于UW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