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6h】

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一)实验动物

(二)药品及试剂

(三)实验仪器

(四)试剂配制

二、实验方法

(一)动物模型建立

(二)分组与给药

(三)标本收集

(四)病理学检测

(五)肾脏AGEs含量的检测

(六)肾脏RAGEmRNA表达的检测

(七)肾脏ICAM-1mRNA表达的检测

三、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

一、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二、各组大鼠FBG和GSP的变化

三、各组大鼠体重和肾脏指数的变化

四、各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的变化

五、各组大鼠肾脏病理结构的变化

1、光镜观察

2、各组大鼠MMA、MGA、MGV的变化

六、各组大鼠肾脏AGEs含量的变化

七、各组大鼠肾脏RAGEmRNA表达的变化

八、各组大鼠肾脏ICAM-1mRNA表达的变化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酸味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探讨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
   选用SD雄性大鼠,通过高热量饲料喂养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40mg/kg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和氨基胍组,在药物干预8周和12周两个时间点检测相关指标。HE和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计算平均系膜面积、平均肾小球面积和平均肾小球体积;荧光法检测大鼠肾脏高级糖化终产物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肾脏高级糖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肾脏细胞间粘附因子-1mRNA表达。
   结果:
   1、各个时间点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升高,与正常大鼠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中药组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低于模型组和氨基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氨基胍组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高热量饲料结合小剂量STZ诱导8周后,通过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见肾小球增大、硬化,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红染区广泛增宽,检测24小时尿蛋白增多,说明大鼠已经发生糖尿病肾脏的损害。
   3、各个时间点糖尿病大鼠24小时尿蛋白升高,平均系膜面积、平均肾小球面积和平均肾小球体积增加,与正常大鼠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中药组和氨基胍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平均系膜面积、平均肾小球面积和平均肾小球体积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氨基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各个时间点糖尿病大鼠肾脏高级糖化终产物含量和高级糖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增加,与正常大鼠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中药组和氨基胍组大鼠肾脏高级糖化终产物含量和高级糖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氨基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各个时间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间粘附因子-1mRNA表达增加,与正常大鼠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中药组和氨基胍组大鼠肾脏细胞间粘附因子-1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氨基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酸味中药复方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具有改善糖代谢紊乱的作用;
   2、酸味中药复方可减少糖尿病大鼠24小时尿蛋白量,改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
   3、酸味中药复方可抑制大鼠肾脏高级糖化终产物生成,下调高级糖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具有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非酶糖化的作用;
   4、酸味中药复方可抑制大鼠肾脏细胞间粘附因子-1mRNA表达,具有保护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