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300/CBP相关因子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6h】

P300/CBP相关因子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P300/CBP相关因子在人肠型胃癌组织和胃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论:

第二部分pcDNA3.1-PCAF重组载体的构建及转染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胃癌转移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致 谢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展开▼

摘要

P300/CBP相关因子(P300/CBP associated factor,PCAF)是哺乳动物中第一个被报道的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目前研究认为PCAF通过调节组蛋白和非组蛋白水平而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联。PCAF的发现为GNAT家族,即GCNS相关的N端乙酰化转移酶(GCNS-relatad-acetytransferas,GNAT),在细胞中的正确定位提供了良好的解释,为肿瘤的分子机理研究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作为肿瘤预后判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PCAF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目前尚是一个新的领域,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有关于胃癌中PCAF的实验研究报道。鉴于以上原因,本实验拟研究PCAF基因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构建能够稳定表达外源基因PCAF的胃癌细胞系,在此基础上,观察PCAF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体内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理,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第一部分PCAF在人肠型胃癌组织和胃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PCAF在人肠型胃癌组织和胃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以初步探讨PCAF在人胃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永生化人胃粘膜上皮细胞株GES-1和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MKN-45,AGS中PCAF的表达。在406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肠型胃癌及对应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CAF在组织学水平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实验结果统计分析。
   结果:
   1.Western-blot检测提示胃腺癌细胞株中PCAF蛋白呈低至痕量表达,而永生化胃粘膜上皮细胞株GES-1中PCAF为高表达;
   2.在肠型胃癌组织中,PCAF的表达与胃壁侵犯、肿瘤瘤体大小、TNM分期、p21、pRb(P<0.001),PCNA相关(P<0.01);
   3.PCAF在肠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与突变型p53密切相关(P<0.01);
   4.单因素分析显示PCAF/wt p53的患者较其他组合类型的患者有更好的临床预后(P<0.0001);
   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部位,淋巴结转移,PCAF/p53表型,<0.0001),胃壁侵犯(P=0.001)和PCNA(P=0.018)是判断肠型胃癌预后的独立预后因子。
   结论:PCAF特异性下调表达于肠型胃癌组织,可能引起胃癌肿瘤细胞中全组蛋白水平的下调和下游基因的转录失活并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相关的非组蛋白,参与胃癌发生演进的过程。PCAF与突变型p53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在临床判断肠型胃癌患者的预后。
   第二部分pcDNA3.1-PCAF重组载体的构建及转染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目的:应用定向基因克隆技术,构建PCA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CAF,建立并鉴定能稳定表达外源PCAF基因的胃癌细胞系以研究PCAF基因对SGC-790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理。
   方法:
   1.(1)从美国ATCC哺乳动物基因组获得PCAF克隆(克隆号10435572);
   (2)通过对pBluescriptR酶切分离获得PCAF的cDNA插入全长,并通过定向克隆技术构建PCA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CAF;
   (3)对重组体pcDNA3.1-PCAF进行鉴定;
   (4)测序结果重组体所含DNA序列与Genebank公布PCAF序列号比对,结果一致。
   2.将PCA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CAF和空载体pcDNA3.1质粒分别转化细菌、扩增提取纯化后,应用脂质体Lipo2000介导的方法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p53突变型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扩增培养传代。鉴定稳转基因,并同时检测其下游效应分子p21、pRb等的表达。
   3.以成功构建的分别能稳定表达外源pcDNA3.1-PCAF、空载体pcDNA3.1的胃癌细胞系和未转染质粒载体的SGC-7901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MTT比色、软琼脂克隆集落形成等一系列细胞学功能实验及TUNEL染色的形态学观察,探索稳定转染细胞株中PCAF的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结果:
   1.(1)应用脂质体将质粒pcDNA3.1顺利导入大肠杆菌DH5α内,且转化效率高。
   (2)酶切电泳结果显示pcDNA3.1质粒被EcoRI、Acc65I成功双酶切。
   (3)RT-PCR方法扩增的插入片段电泳证实扩增的片段即为目的片段。重组质粒酶切鉴定预期目的条带。
   (4)测序结果重组体所含DNA序列与Genebank公布PCAF序列比对,结果一致。
   2.重组体pcDNA3.1-PCAF转染细胞株和空载体pcDNA3.1转染细胞株均获得氨苄青霉素抗性。重组体pcDNA3..1-PCAF转染细胞株和空载体pcDNA3.1转染细胞株因携带有Neor扩标签,均检测到Neor的表达,证实转染成功。Westernblot显示重组体pcDNA3.1-PCAF转染细胞株中目的基因PCAF在蛋白质水平上表达均较空载体转染细胞株和未转染细胞株显著增强。
   3.对转染前后的细胞观察表明,重组体转染组细胞生长减慢,克隆形成率降低,裸鼠体内成瘤受到抑制,但凋亡变化不明显。
   结论:
   1.应用基因克隆技术成功构建PCA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CAF。
   2.成功构建分别能稳定表达外源pcDNA3.1-PCAF、空载体pcDNA-3.1的胃癌细胞系PCAF-7901和Vec-7901。
   3.通过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成瘤等功能学研究发现,PCAF基因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均可表现出显著的抑瘤能力,PCAF还可阻滞胃癌细胞的G1/S期转化,但对凋亡没有观察到明显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