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听神经瘤切除面神经功能保留及术后评估的临床研究
【6h】

听神经瘤切除面神经功能保留及术后评估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临床治疗听神经瘤的历史及现状

2.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3.本文采用手术方法、电生理检测的应用现状

4.本文采用面神经功能分级的先进性

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一般资料

3.术前并发症、肿瘤大小、囊性变、分期、面神经功能评估标准及发生率

4.手术方法

5.听神经瘤的围手术期处理

6.研究方法

结果

1.肿瘤大小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肿瘤切除程度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3.肿瘤分期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4,肿瘤囊性变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5.患者年龄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面神经监测对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讨论

1.听神经瘤治疗发展史

2.听神经瘤的治疗策略

3.听神经瘤的外科治疗

4.肿瘤大小对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影响

5.肿瘤切除程度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6.肿瘤分期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7.肿瘤囊性变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8.患者年龄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9.面神经功能监测技术对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影响

10.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对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影响

11.本研究的优缺点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听神经瘤治疗策略及面神经功能保留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retrosigmoidcraniotomy,RSC)切除的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切除听神经瘤并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完整性提供相应的依据。
  研究方法:
  对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43例听神经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性的分析研究。将肿瘤大小、肿瘤切除程度、肿瘤分期、肿瘤是否囊变、患者年龄、术中面神经监测诸因素作为对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影响因素。所有病例均依据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H-B分级)对术前和术后2周、3个月、6个月的面神经功能进行功能判定。各因素分别得出手术前后4组功能分级良好率。除术中面神经监测因素外,均用Kruskal-Wallis多组有序变量的秩和检验,对肿瘤大小、肿瘤切除程度、肿瘤分期、肿瘤是否囊变、患者年龄诸因素对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影响情况做统计学差异分析,以P<0.05为有影响。术中面神经监测分为监测组和未监测组,对2组术后面神经功能情况采用卡方检验(x2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
  结果:
  本研究中听神经瘤患者共43例,其中35例实行了肿瘤的全部切除,6例做到了次全切除,大部切除的2例,所有病例中术后面神经解剖保留的有39例,解剖保留率达到90.7%(39/43);术后依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标准对所有患者行面神经功能评估,用Kruskal-Wallis多组有序变量的秩和检验和x2检验分析,发现肿瘤大小(P=0.037)、肿瘤切除程度(P=0.007)、肿瘤是否囊变(P=0.021)、患者年龄(P=0.012)术中面神经监测(P=0.023)对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分期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365,P>0.05)。
  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最终得出肿瘤大小、肿瘤切除程度、肿瘤是否囊变、患者年龄、术中面神经监测以上这些因素对术后面神经功能的保留和恢复有影响,而肿瘤分期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无显著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