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醛酮还原酶家族1的C1亚型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及机制
【6h】

醛酮还原酶家族1的C1亚型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及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AKR1C1在消化系统肿瘤的表达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二、讨论

第二部分 AKR1C1基因对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迁移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第三部分 AKR1C1基因对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迁移机制探讨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二、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醛酮还原酶家族与疾病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近年来,关于肿瘤代谢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代谢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及转移相关,且许多代谢相关蛋白已用作肿瘤诊断的标记物或治疗的靶点。消化系统的肿瘤胆管癌是指源于肝管和肝外胆管的癌,约占肿瘤发生率的3%。目前,胆管癌的研究已成为热门,虽然有很多学说来解释其发病机制,但并不全面,所以,深入研究胆管癌的发生机制,有可能为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复发及转移提供新思路,为非手术治疗提供新的突破口。醛酮还原酶(Aldo-keto reductases AKRs)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三大酶类超家族之一,广泛地分布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AKRs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triphosphopyridine nucleotide NADPH)为辅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本文旨在研究AKRIC1(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1 member C1)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在胆管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消化系肿瘤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分析方法,检测癌组织和正常组织AKR1C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细胞株AKR1C1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株及10例胆管癌病人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AKR1C1的表达;在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感染沉默AKR1C1的病毒质粒及空质粒,CCK-8(Cell Counting Kit-8)比色法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增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迁移情况;流式细胞术技术检测各实验组QBC939细胞的周期阻滞和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各实验组QBC939细胞survivin、Bcl-2、Bax、caspase-3、β-catenin和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1.消化系肿瘤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分析显示:AKR1C1在食管癌、肝癌及胆管癌中呈强阳性;AKR1C1在肠癌中为弱阳性表达;在胃癌中,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逐渐增强;AKR1C1在胰腺癌中几乎呈弱阳或阴性表达。
  2.49例胆管肿瘤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癌组织中均高表达AKR1C1;western blot验证10例胆管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AKR1C1表达,确定AKR1C1在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
  3.为继续研究AKR1C1与胆管癌的关系,选用胆管癌细胞株进行相关功能学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胆管癌细胞QBC939高表达AKR1C1;
  4.CCK-8比色法检测感染沉默AKR1C1病毒质粒组细胞与空质粒对照组细胞,沉默组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流式细胞术技术检测结果显示,感染沉默AKR1C1病毒质粒组出现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增加;
  6.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感染沉默AKR1C1病毒质粒组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
  7.Real time-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各实验组QBC939细胞survivin、Bcl-2、Bax、caspase-3、β-catenin和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发现,survivin、caspase-3和E-cadherin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了上述多个分子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但具体通路仍不清楚,需要后续研究验证。
  结论:AKR1C1在胆管肿瘤组织与肝外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高表达,其表达状态与胆管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均相关,可能其参与或间接参与了癌细胞的生长周期调控、凋亡调控及转移相关途径,为胆管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