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及相关因素分析
【6h】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及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以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综合评价方法,探讨患者营养状况与相关指标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针对性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进行综合营养评估。所有患者在透析期间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检测指标包括:①造成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透析频率、膳食状态、体内的炎症状态、消化道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年龄、性别、透析的效果等。②血清学检测指标: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降钙素原(PCT)、PAB(前白蛋白)、血甲状旁腺素(PTH)、血清铁蛋白(SF)等。③人体测量指标:体重指数(BMI)、肱二头肌皮褶厚度(BSF)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等。 结果:经MQSGA评价方法对1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显示,其中低于10分的患者为108例,占67.50%;11-17分患者35例,占21.88%;18-24分患者15例,占9.38%;25-31分患者1例,占0.62%;32-35分患者1例,占0.62%。将评分为10分以上患者归为营养不良,共占32.50%。老年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53.85%(35/65);中青年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8.95%(18/95),两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高蛋白饮食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0.71%(34/56),高蛋白饮食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8.27%(19/10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充分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85%(26/109),血液透析不充分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2.94%(27/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患者各指标比较,两组在年龄、上臂中部周径(MAC)、臂中部肌肉周径(MAMC)、PAB、HB、标化蛋白分解率(nPCR)、Scr及透析前磷(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显示,MQSGA与年龄、BMI、MAC、MAMC、ALB、PAB及HB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相关因素与营养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平均饮食蛋白摄入(DNPI)与BUN、PAB、TG、HB、Scr及nPCR等营养学指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CRP与ALB、PAB、HB、nPCR呈明显负相关性,与Scr呈显著正相关性;PCT与ALB、PAB、HB呈显著负相关性,与MAMC、Scr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尿素清除指数(Kt/V)与MAMC、MAC、ALB、PAB、nPCR呈显著正相关性,PTH与MAMC、MAC、ALB、PAB、HB、nPCR呈显著负相关性,残余肾尿素清除率(Kru)与MAMC、MAC、ALB、PAB、Hb、nPCR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 结论:1.MQSGA可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评估手段,与饮食蛋白质摄入(DPI)、HB、ALB、TC、TG及MAMC、BSF及TSF等相结合可较好的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2.血液透析充分性对患者营养状况有显著影响,PCT及CRP等可影响患者营养状况,且PCT对营养状态的变化评价较CRP更为敏感。

著录项

  • 作者

    施凌云;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 学科 内科学(肾脏病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志勇;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