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介孔硅酸钙掺杂硫酸钙骨水泥修复创伤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6h】

介孔硅酸钙掺杂硫酸钙骨水泥修复创伤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硫酸钙骨水泥(CSC)是最近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骨修复材料,CSC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和生物兼容性,生理条件下CSC可以自行固化。但随着临床应用及研究的深入,发现常规CSC存在降解速度过快,难以在缺损部位达到支撑效果。因此,对CSC进行改性以减缓其降解性能、促进成骨效果就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种介孔硅酸钙(m-CS),用XRD,IR,TEM,SEM等测试手段研究其理化性能。在硫酸钙骨水泥中添加一定含量的介孔硅酸钙(m-CS)制备了新型m-CS/CSC复合骨水泥(m-CSC),通过体外实验及兔骨创伤模型,研究了m-CSC的理化性能及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以CSC为对照组,考察了m-CSC的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将骨水泥浸泡于Tris-HCl溶液中,考察其体外降解性能;用骨水泥培养MC3T3-E1细胞,通过CLSM和SEM观察细胞形态,采用CCK8和ALP试剂盒考察细胞在样品表面的增殖及分化情况。将骨水泥植入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创伤骨缺损,于术后4、8、12周取样,通过同步辐射光片,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等手段分析骨水泥降解及成骨性能。掺入m-CS,延长了m-CSC的固化时间,减缓了其降解速率,且对m-CSC的抗压强度影响很小;细胞实验表明:m-CSC能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m-CSC复合骨水泥植入兔股骨缺损部位12周后修复骨缺损,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表明:伴随着m-CSC材料的降解,大量新生骨组织生成,成骨量显着高于CSC;且VEGF和I型胶原染色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SC。结果表明m-CSC具有优良的生物兼容性和成骨性能,能促进新骨再生,修复创伤骨缺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