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健侧经皮侧前入路穿刺腰4/5椎间盘靶点髓核摘除术
【6h】

健侧经皮侧前入路穿刺腰4/5椎间盘靶点髓核摘除术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解剖学资料

2.影像学资料

3.临床资料

4.观察指标的测定

结果

1.腰4/5椎间盘周围血管和神经分布

2.健侧经皮侧前入路穿刺靶点髓核钳夹术操作步骤

3.术后处理及康复训练

4.腰4/5椎间盘介入靶点摘除前后患者临床评价

5.统计分析表

5.腰4/5椎间盘介入靶点摘除前后患者影像学评价

6.并发症及处理

讨论

1.健侧经皮侧前入路穿刺靶点髓核钳夹术的解剖学基础

3.2 PALD的疗效

3.3 健侧经皮侧前入路穿刺靶点髓核钳夹术手术要点

3.4 手术前后影像学变化

3.5 LPLD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现状及介入微创治疗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背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痛苦较大且严重影响劳动能力,保守治疗无效的需手术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复发,甚至出现脊柱不稳等并发症。介入治疗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相比主要特点是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恢复快,选择好适应症的前提下二者治疗效果相当。目前有多种介入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应用于临床,而且目前在不断改进发展中,同时许多问题还存在争论,主要表现在并发症及疗效方面,没有一种技术适合所有的患者,没有一种技术有绝对的安全优势。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应进一步研究各种技术的适应证,针对不同的病因及患者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某一项技术应对治疗机制及并发症产生机制进行进一步阐明,改进操作技术,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病人的创伤,最大限度保证病人的安全。
  目的:
  从影像学角度研究腰4/5椎间盘周围解剖结构,探讨健侧经皮侧前入路穿刺腰4/5椎间盘靶点髓核摘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要点,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
  分别选择50例腹部增强CT及腰椎MRI检查者,观察腰4/5椎间盘周围解剖结构,观察腰椎侧面是否有安全工作区。对影像学证实并与临床症状相符的72例腰4/5椎间盘侧后方突出患者,在DSA监视下行健侧经皮侧前入路穿刺靶点髓核钳夹术。所有病例均获6个月以上随访,临床疗效评价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及改良MacNab标准。
  结果:
  腰4/5椎间盘椎侧面有一个恒定的相对无重要神经血管的“工作区”,可经此位置行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钳夹术。患者手术前腰腿痛VAS指数为8.7±2.2,术后6个月为2.6±1.5,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手术前ODI指数为65.8±22.3,术后3个月为23.6±12.0,术后6个月为12.9±7.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标准:优64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5.8%,有效率为98.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健侧经皮侧前入路穿刺腰4/5椎间盘靶点髓核摘除术穿刺路径没有重要的脏器和血管、神经结构,具有可行性。在严格选择好适应症、掌握手术操作要点的前提下,治疗效果满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