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河源区草地可持续利用途径研究
【6h】

江河源区草地可持续利用途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导师承诺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背景

1.1.1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1.1.2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1.1.3时代的要求

1.1.4现代科技的发展

1.1.5边疆稳定的需要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研究进展

1.3.1取得的成绩

1.3.2研究动态

1.4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第二章江河源区草地生产现状

2.1江河源区的自然条件

2.1.1地理位置

2.1.2地形地貌

2.1.3土地资源

2.1.4气候资源

2.1.5气象灾害

2.2江河源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2.2.1江河源区人口

2.2.2江河源区经济发展

2.3江河源区草地生产

2.3.1畜牧业生产

2.3.2草地建设

第三章江河源区植被类型及特点

3.1植被类型分区

3.1.1分区原则

3.1.2植被分区

3.2江河源区植被特点

3.2.1草场为主体

3.2.2草地类型复杂多样

3.2.3牧草营养价值高

3.2.4牧草生产力低

3.3植被分布的区位特点

3.3.1 农业区

3.3.2农牧区

3.3.3牧区

第四章江河源区草地退化

4.1草地退化研究理论

4.1.1草地退化的内涵

4.1.2草地退化的标准

4.2草地退化的特点

4.3草地退化的原因

4.3.1黑土滩型退化

4.3.2沙化型退化

4.3.3毒杂草型退化

4.4小结

第五章江河源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5.1江河源区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5.1.1初级生产与次级生产相结合

5.1.2草地生态系统平衡

5.1.3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5.1.4生态优先

5.1.5当前利用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5.2江河源区草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

5.2.1自然灾害频繁

5.2.2鼠害严重

5.2.3冷暖季节牧场分布不均衡

5.2.4草畜矛盾尖锐

5.2.5牲畜出栏率低

5.2.6人工草地数量少

5.2.7草地建设投资不足

5.2.8草地经营方式粗放

5.2.9草地产权制度不完善

5.3江河源区草地可持续利用途径

5.3.1草地生态保障措施

5.3.2草地培育措施

5.3.3退化草地改良

5.3.4草地优化利用模式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6.1主要结论

6.2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该文通过实地调查、系统分析、历史资料分析的方法,在阐明江河源进行草地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现状基础上,分析了江河源区植被分布的类型及特点、江河源区草地退化原因,并针对江河源区草地生产存在问题,提出了江河源区草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取得以下主要的结论.1、参考植物分类中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将江河源区天然植被类型划分为6类:森林植被区、灌木与灌丛植被区、草原植被区、草甸植被区、荒漠植被区、湿地植被区,另外,江河源区还有部分农业植被;分析了植被分布的区位特点.2、针对江河源区草地退化严重的问题,在分析了草地退化类型、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江河源区草地退化原因:自然气候的暖干化,尤其是气温的升高,导致了草地生长低矮,产量不高,这是草地退化的原始动力.在高寒地区还表现在,冬季气温的升高,加速了土壤的冻融交替,破坏了草层,促进了草地的退化.人为的生产和经济活动是加剧草地退化的突破口,尤其是草地超载,在农牧区十分突出,在高寒地区,表现在冬春季节的草地超载.鼠虫害等伴随的其它灾害则使草地退化的面积扩大化.3、研究了江河源区草地的可持续利用途径.首先在加强草地生态保障基本措施的基础上,加强草地培育利用,集中治理退化草地,实现草地优化利用的模式.草地生态保障措施包括应用草原监测、加强草地管理、推进草地建设、建立健全草地法制、控制人口数量、严格控制载畜量、加强鼠害的预防与监测体系、加强科技教育、实行生态移民.草地培育利用措施主要有:优良牧草种的选育、对草地实行围栏、封育、灌溉、施肥、划区轮牧、利用植物资源优势,发展特色药用植物.集中治理退化草地,对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