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氮肥和栽培模式对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冬小麦个体-群体调控的研究
【6h】

氮肥和栽培模式对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冬小麦个体-群体调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导师承诺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小麦株型结构及生理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1.2水分对植物生长和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

1.3氮素对作物生长及吸收的影响

1.3.1氮素对小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1.3.2氮素营养与水分对作物的水肥耦合效应

1.4有关栽培模式的研究

1.4.1覆盖栽培

1.4.2我国地膜覆盖栽培的发展

1.4.3地膜小麦的发展

1.4.4地膜小麦的生态效应

1.4.5地膜小麦的生物学效应

1.4.6沟垄栽培

1.4.7栽培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1.5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研究

1.5.1穗数

1.5.2穗粒数

1.5.3粒重和穗粒数

1.5.4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

1.5.5小麦等作物的产量与源、库、流的关系

1.6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区基本自然状况

2.2试验设计

2.3测定项目

2.4测定方法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施氮和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源特征的影响

3.1.1对旗叶含氮量的影响

3.1.2叶绿素含量变化

3.1.3绿叶面积变化

3.1.4光合特性

3.1.5株高变化

3.2施氮和不同栽培模式冬小麦群体特征的影响

3.2.1群体分蘖动态

3.2.2冠层结构参数

3.2.3地上部生物量累积

3.3施氮和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根系变化特征的影响

3.3.1对根干重的影响

3.3.2对小麦单株根条数的影响

3.3.3对根冠比的影响

3.4施氮和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库特征的影响

3.4.1施氮和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3.4.2施氮和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3.4.3不同栽培模式对氮效率的影响

第四章讨论

4.1氮肥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源特征及其与产量相互关系的影响

4.2氮肥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群体特征及其与产量相互关系的影响

4.2.1群体分蘖数和地上部生物量

4.2.2叶面积指数

4.2.3透光率

4.3氮肥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根系特征及其与产量关系的影响

4.4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影响效应分析

4.4.1土壤水分、养分和地温状况分析

4.4.2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研究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在黄土高原南部年降水量628.8mm左右的半湿润区以红油土为供试土壤,在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作一站于2003年-2004年进行大田试验,供试品种为小偃22,研究不同施氮水平(设不施氮和每公顷施氮120kg等2个水平)、不同栽培模式(设常规栽培、地膜覆盖、垄沟栽培、垄播覆膜等4种栽培模式)对冬小麦个体-群体的调控以及对产量影响的集成效应。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施氮和栽培模式对功能叶氮素,特别是对生育后期功能叶氮素含量的影响,是影响源同化能力的基础。  2.施氮和栽培模式主要通过影响群体分蘖、叶面积和地上部生物量,而影响小麦群体结构。  3.施氮和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根系特征具有显著影响,但根冠比和根系生物量与产量间的关系不显著。  4.施氮和栽培模式主要通过影响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而影响籽粒产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