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陆干旱区水土资源开发对水资源转化的影响研究
【6h】

内陆干旱区水土资源开发对水资源转化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导师承诺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研究背景

1.3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3.1国外研究进展

1.3.2国内研究进展

1.3.3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

第二章石羊河流域概况及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特征

2.1流域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2.1.1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2.1.2社会经济概况

2.2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特征

2.2.1流域水资源特征

2.2.2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2.2.3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石羊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对水资源转化的影响分析

3.1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转化概念模型

3.2水土资源开发对水资源转化的影响机制

3.2.1流域水资源转化系统概化

3.2.2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2.3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要素及水资源转化状态变量的变化过程

3.3水土资源开发要素对水资源转化影响的回归分析

3.4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要素对水资源转化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3.4.1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及其计算方法

3.4.2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实际应用

第四章水土资源开发对水资源转化影响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研究

4.1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基本原理与算法

4.1.1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基本原理

4.1.2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算法

4.2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4.3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运行结果与应用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选择了内陆干旱区水土资源开发最早、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生态环境问题最突出的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为研究背景区,通过对流域的水系特征、地质构造及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分析,概化了流域水资源转化系统。在三个水资源转化子系统中,选择了灌溉农业发达、灌区类型齐全、水资源转化最具内陆河流域特征的六河系统作为研究区,进行了水土资源开发对水资源转化的影响分析。  在六河系统水资源转化过程及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概化了衡量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要素和反映水资源转化响应结果的水资源转化状态变量,并依据1999~2002年实际调查资料,分析了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要素及水资源转化状态变量的变化过程。文中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对灰色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的计算,探讨了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要素对水资源转化过程的影响程度。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以六河出山径流量、中游山水灌区及井泉灌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要素为输入端,以流域水资源转化响应结果——井泉灌区地下水位变幅及红崖山水库入库径流量为输出端的水资源转化模拟模型,并利用历史资料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和检验,结果表明,精度较高。为了能够提高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视化操作水平,开发了功能较强、界面友好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视化操作平台,从而使模型的可操作性更强。  石羊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对水资源转化的影响研究在内陆干旱区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促进其他内陆河流域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