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乳腺癌常用肿瘤标记物及肿瘤大小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6h】

乳腺癌常用肿瘤标记物及肿瘤大小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选题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1)纳入标准

(2)临床及病理资料

2、研究方法

2.1 实验仪器、试剂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判定

2.4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

1、单因素分析:

2、多因素联合分析:

3、肿瘤标志物及肿瘤大小相关性分析

讨论

1、肿瘤标志物概述

1.1 肿瘤标志物的来源和分类

1.2 肿瘤标志物的选择及临床应用

2、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相互间作用、意义

2.1 ER、PR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2 HER2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3 KI67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4 肿瘤大小对于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意义

3、ER、PR、HER2、KI67及肿瘤平均直径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3.1 ER、PR、HER2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3.2 KI67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3.3 ER、PR、HER2、KI67等乳腺癌肿瘤标记物检测方法不断更新

3.4 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3、肿瘤平均直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乳腺癌常用肿瘤标志物的概述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目前关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KI67等常用临床肿瘤标记物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数量比较多;第二是存在的争议比较大,由于乳腺癌的发生机制是多基因诱导的多因素多过程的综合结果,研究难度大,需要大量的临床实验辅助证实。很多研究数据显示的结果不一样,部分研究结果还完全相反。乳腺癌肿瘤直径大小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数量比较少,且结果多为阳性,即肿瘤越大,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越大,为了进一步完整明确的阐述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标志物ER、PR、HER2、KI67、肿瘤大小的关联性,特进行本研究,期望能够为乳腺癌的研究增添力量。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通过对济南市第S医院乳甲外科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所有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共165人,其中首诊为乳腺癌并且没有接受过治疗没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共有151位,将151位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理检查等各项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汇总,共整理出120例数据符合要求的患者病例。其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58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62例,分别统计各组ER、PR、HER2、KI67、原发灶肿瘤平均直径(三个直径的平均值,以下简称平均直径),利用EXCEL表格和数据分析软件 spss20.0对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ER、PR、HER2、KI67、肿瘤平均直径相互间的关联性采用组内数据多元线性回归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单因素分析: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与ER、PR、HER2、肿瘤平均直径均没有相关性(p>0.05),与KI67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多因素分析: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与ER+PR、PR+HER2、ER+HER2、ER+PR+HER2均没有相关性,与PR+HER2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5)。
  组内相关性分析:在ER、PR、HER2、KI67、肿瘤平均直径两两配对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ER与PR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ER与HER2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其他各组数据分析显示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联(p>0.05)
  结论:
  ER、PR、HER2的水平高低与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没有关系,肿瘤平均直径的大小与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没有关系,KI67阳性细胞数越多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机会越大,ER+PR、PR+HER2、ER+HER2、ER+PR+HER2作为多因素变量对乳腺癌腋下淋巴结的转移没有显著关系,PR+HER2的阳性程度越高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的机会越大;ER水平与PR及HER2都存在明显的关联性,与KI67水平、肿瘤平均直径大小均没有关系;PR水平与HER2、KI67、肿瘤平均直径的大小没有关联性;HER2水平与KI67、肿瘤平均直径大小没有关联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