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6h】

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与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承诺及关于其他单位与人员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国内外小杂粮的生产及加工开发概况

1.1.1国外小杂粮生产与加工开发概况

1.1.2国内小杂粮生产与加工开发概况

1.2榆林市自然气候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2.1榆林市自然气候概况

1.2.2榆林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3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4基本思路和方法

1.4.1基本思路

1.4.2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小杂粮产业发展前景

2.1小杂粮具有丰富的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2.1.1小豆

2.1.2黑豆

2.1.3扁豆

2.1.4绿豆

2.1.5谷子

2.1.6荞麦

2.1.7燕麦

2.1.8糜子

2.2小杂粮的开发利用价值

2.2.1小杂粮是重要的食品原料

2.2.2小杂粮是天然的色素添加剂

2.2.3小杂粮是养殖业的饲料源

2.2.4小杂粮是保健药品的原料

2.3小杂粮开发的市场潜力

2.3.1国内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

2.3.2出口量逐年增加

第三章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榆林小杂粮生产特点

3.1.1小杂粮种植历史悠久

3.1.2小杂粮种植区域广泛

3.1.3小杂粮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3.1.4小杂粮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明显

3.1.5小杂粮种类丰富多样

3.2榆林小杂粮生产概况

3.2.1小杂粮种植面积

3.2.2小杂粮产量

3.2.3小杂粮市场价格

3.2.4小杂粮商品率

3.2.5榆林小杂粮加工状况

3.2.6农业科研、推广力量

3.2.7农业实用技术应用

3.2.8小杂粮产业化经营格局

3.3榆林发展小杂粮产业发展优势

3.3.1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3.3.2明显的生产优势

3.3.3显著价格优势

3.3.4巨大的增产潜力

3.3.5利于生态农业建设

3.4小杂粮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品种混杂退化

3.4.2栽培技术落后

3.4.3加工档次不高

3.4.4市场化程度低

3.4.5产业体系不健全

第四章榆林发展小杂粮产业的对策

4.1加强小杂粮的科学研究

4.1.1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4.1.2改良作物品种

4.1.3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

4.1.4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4.2加强小杂粮基地建设

4.2.1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改善生产条件

4.2.2建立科学的生产生态模式

4.2.3加强小杂粮基地建设

4.2.4优化农业生态和资源环境

4.3加强小杂粮产后开发力度

4.3.1采用先进的加工机械设备,稳步提高加工技术

4.3.2进行精细化加工包装,提高加工档次

4.3.3加强对新产品研制,开创加工增值新局面

4.3.4尽快实现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增值

4.3.5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

4.3.6实施名牌战略,打造优质特色精品

4.3.7加强行业联合,提高竞争力

4.3.8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4.4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4.4.1树立小杂粮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4.4.2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破除小农意识

4.4.3实行优惠扶持政策

4.4.4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4.4.5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4.4.6完善小杂粮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

4.4.7完善小杂粮农产品标准体系

4.4.8建立各种小杂粮合作社

第五章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案例分析

5.1横山县自然概况

5.2产业发展概况

5.3绿豆产业发展分析

5.4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6.1.1小杂粮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6.1.2榆林发展小杂粮产业优势明显

6.1.3榆林发展小杂粮产业效益显著

6.1.4发展小杂粮产业是榆林农业生产发展的长期战略选择

6.2讨论

6.2.1关于农民种植杂粮的积极性问题

6.2.2关于就地生产、就地加工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作物,主要包括荞麦(甜荞、苦荞)、燕麦(莜麦)、谷子、糜子、扁豆、红小豆、芸豆、大豆(黑豆、黄豆)、绿豆等作物。榆林市种植杂粮杂豆的历史悠久,是山区农民的主要口粮,甚至是抗灾救灾作物,营养性能好,医食同源,具有特殊的食疗食补价值,已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食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小杂粮已成为本市主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为此,总结和研究发展小杂粮产业的途径和方法,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丰富人们的饮食种类,满足市场粮食品种多样化的需求,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发挥榆林市地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优化种植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查阅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理论研究与现状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以靖边县、横山县、米脂县、子洲县为主,对榆林市12个县(区)小杂粮品种、栽培技术、加工技术、加工档次和规划布局、基地建设、资金保障、市场引导、信息服务、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力量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1、发展小杂粮产业前景广阔。小杂粮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是重要的食品原料,又是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和制造药物的重要原料。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 2、调查结果表明,榆林市发展小杂粮产业存在的问题是:小杂粮的种类多,但栽培品种单一,以传统品种为主,混杂退化现象严重;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没有形成,重模小,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综合利用效果差;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没有形成。这是制约小杂粮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通过调查分析,提出榆林市发展小杂粮的对策是:筛选、引进优良品种,积极开展杂交育种,提纯复壮名优农家品种,缩短良种繁育周期;开展不同区域和不同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实现小杂粮标准化生产;改善加工技术、拓宽加工手段、扩展加工规模,开展小杂粮产品加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调查、分析小杂粮产业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对于指导榆林市小杂粮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杂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