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农田水利建设变迁研究
【6h】

当代中国农田水利建设变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言

1.1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选题意义

1.2研究概况

1.3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研究的方法

1.3.2技术路线

1.4研究的思路

1.5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

2.1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水利建设的展开与成就

2.1.1恢复时期的农田水利(1949-1952)

2.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农田水利(1953-1957)

2.1.3“大跃进”时期的农田水利(1958-1961)

2.1.4调整巩固时期的农田水利(1962-1965)

2.1.5“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田水利(1966-1976)

2.2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水利建设的政治与组织基础

2.2.1人民公社体制建构

2.2.2人民公社体制的组织特征

2.3人民公社体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

2.3.1提供了启动、推进水利建设所必需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3.2保证了资源分配的宏观性和有序性

2.3.3提供了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所需的劳动力资源

2.3.4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氛围和精神支持

第三章农村体制改革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

3.1农村体制改革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基本情况

3.1.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中的农田水利(1977-1979)

3.1.2农村改革大潮中的农田水利(1980-1989)

3.2农村体制改革时期的农村治理结构改革

3.2.1人民公社体制的消亡

3.2.2农村治理结构的重新构建

3.3农村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水利体制改革

3.3.1基层水利管理机构体制改革

3.3.2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3.3.3农田水利收费制度逐步完善

第四章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农田水利建设

4.1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

4.1.1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进程

4.1.2农村税费改革对基层财政的影响

4.2农村税费改革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

4.2.1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的缺失

4.2.2市场化取向的水利体制改革

4.2.3“一事一议”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4.3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

4.3.1农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

4.3.2农村税费改革已基本完成

4.3.3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部分劳动力需求转变成资金需求

4.3.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第五章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5.1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责任不清,主体缺位

5.1.2缺乏新的投入保障机制,投入缺口越来越大

5.1.3工程效益严重衰减,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5.2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措施

5.2.1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主体

5.2.2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

5.2.3进一步明确县乡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指导职能

5.2.4加强对国家资金的协调和规范管理

5.2.5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内与国际环境的安定。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农村体制改革时期到农村税费改革时期三个发展阶段,上了三个台阶,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加快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步伐。但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很多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数量不少,但标准偏低,基础脆弱。长期以来,“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浑身是病,难以为继”的局面,虽然是历史形成的,但这种状况再不改变,不仅不能适应和满足农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田水利建设三个阶段的系统分析和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所面临的困境。目前仍然存在着责任不清,主体缺位;缺乏新的投入保障机制,投入缺口越来越大;工程效益严重衰减,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等主要问题。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农田水利发展提出了明确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进一步明确县乡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指导职能;加强对国家资金的协调和规范管理;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步伐等合理化对策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