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秦岭黄耆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6h】

秦岭黄耆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黄耆属类群概述及其研究简况

1.1概述

1.2研究简况

1.3研究依据

第二章秦岭及周边地区黄耆属植物叶的微观形态学研究

2.1材料和方法

2.2实验结果

2.2.1光学显微镜(LM)下的叶表皮特征

2.2.2扫描电镜下的叶表皮特征

2.2.3扫描电镜下部分黄耆属果皮形态特征

2.3讨论

第三章部分类群的实例研究及其分类学处理

3.1单体蕊黄耆的雄蕊类型研究

3.1.1材料和方法

3.1.2结果和讨论

3.2莲山黄耆及其近缘种长管萼黄耆比较

3.2.1材料和方法

3.2.2结果与分析

3.3讨论

第四章秦岭地区黄耆属植物的分类及分布

4.1分布区类型及区系成分分析

4.2分类及分布

4.2.1秦岭黄耆属植物分类

4.2.2种类记述及分布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Ⅰ-Ⅹ

图版Ⅺ-ⅩⅩⅡ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常规制片法撕取叶表皮进行光镜观察,结合电镜观察研究了叶表皮的微观形态特征,对秦岭的黄耆属(Astragalus L.)植物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经野外调查、标本研究及资料研究,确认秦岭地区共有黄耆属植物32种,其中包括1个亚种和3个变种,其中《秦岭植物志》遗漏种14种。编制了秦岭黄耆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并对每个种的特征和地理分布进行了记述。 2.对莲山黄耆(A.leansanicus Ulbr,)和长管萼黄耆(A.limprichtii Ulbr.)的宏观形态及微观形态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两者的萼筒皆为较明显的管状,荚果皆为线形,支持将二者归为同一组,即将长管萼黄耆从原先的旱生组(Seet.Crasinna(Stev.)Bunge)移至鸟爪组(Sect.Crasinna(Stev.)Bunge)。但是莲山黄耆叶的上表皮无毛,荚果明显较短,两者在丁字毛臂长比和气孔的分布方面也有明显差异,地理分布上各有其独立的分布区,故应为两个独立的物种。 3.对秦岭及其周边地区32个种类的解剖学研究表明,这些种类的气孔器均为无规则型,其中簇毛亚属的种类上下表皮都有气孔,黄耆亚属中有些种类上表皮没有气孔,其中尤以膜荚组最为明显,因此可将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作为划分组的重要特征。原属于膜荚组的多花黄耆(A.floridus)上下表皮都有气孔,应从本组中分出;而伞序组的文县黄耆(A.wenxianensis)下表皮几乎无气孔,四川黄耆(A.sutchuenensis)明显有相当多的气孔,因此文县黄耆和四川黄耆应恢复为独立的种;紫云英(A sinicus)上表皮无气孔,这三个种各有特色,是否该划为一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假草木樨组的草珠黄耆(A.capillipes)虽然上表皮叶片上没有气孔,但是叶脉及其附近有相当多的气孔,而且气孔体积较大,呈带状分布,建议将其重新归组。 4.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黄耆属植物叶表面多密被表皮毛,角质层厚,其上有蜡质颗粒或片状蜡质层,大多数种类气孔下陷。表皮毛有单毛和丁字毛两种类型,表皮毛表面大多有圆柱状或圆锥状突起,气孔器外拱盖表面光滑或有鳞片状蜡质层。叶表皮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作为分类学的辅助特征。 5.根据种的分布区的地理特征将秦岭黄耆属植物划分为6种地理成分,即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古地中海成分、唐古特成分、东北亚至华北成分、欧亚草原至华北成分及秦岭特有成分。秦岭黄耆属植物区系应该是由迁移形成的,因为其特有种比较少,而且特有种的近缘种大都在本区以外。这也充分说明秦岭是我国南北植物区系迁移的通道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