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植物抗旱理论技术及其在旱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6h】

植物抗旱理论技术及其在旱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林木水分研究概述

2.1树木水分生态的主要研究方法

2.2水分利用效率测定方法

2.3林地水分平衡

第三章 植物的抗旱结构特征

3.1叶片的结构特征

3.2茎的结构特征

3.3根的结构特征

3.4水势

第四章林木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反应

4.1光合作用

4.2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

4.3生化指标

4.4渗透调节

4.5保护酶体系

第五章抗旱造林技术及其应用

5.1抗旱造林技术概念

5.2抗旱造林技术

5.3植被恢复的抗旱对策

第六章抗旱造林试验

6.1实验的材料、方法及栽植处理

6.2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抗旱林草恢复措施在西北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7.1西北地区环境概况

7.2林草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7.3以嘉峪关市为例简析西北林草措施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八章结论与讨论

8.1结论

8.2讨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西北干旱区是水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植被恢复和重建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干旱已成为植物环境胁迫主要的影响因子之一,严重影响着植物地域分布与生长发育。水分胁迫也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重要的环境因子,研究和探索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减少土壤水分损失,提高造林成活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状况、生理生化指标等几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植物的抗旱性、耐旱机制的研究成果及相关文献。在干旱胁迫下,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指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产生了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文章对林木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反应、形态结构、自我调节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论述了植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与抗旱能力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干旱胁迫逆境下加强植物整体抗旱性的重要性。 应用先进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土壤含水率保持较高的水平,保证干旱时期树木根系的基本供水,维持树木的存活,较为明显地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以刺槐为例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采用塑膜覆盖、根宝蘸根、ABT生根粉、保水剂抗旱造林措施平均造林成活率分别为84.46%、77.19%、70.61%、62.03%,均比对照有明显提高,表明这四种造林抗旱措施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均有较显著影响,但使用前两种抗旱措施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而使用生根粉和保水剂与对照间差异不太显著。采用塑膜覆盖和根宝蘸根抗旱技术措施不仅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其稳定性较高;生根粉和保水剂两种抗旱措施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稳定性相对较差。 综上所述,以嘉峪关市实地情况为例简析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重建与恢复的对策及问题:(1)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周边的植被重建应依据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和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在分析立地条件的基础上配置适宜的优良树种。同时积极应用节水抗旱保墒技术,解决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等影响治理效益的问题;(2)植被恢复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人工草地建设和水利水保工程建设,解决好植被建设用地与生产生活用地之间的矛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