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宁强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6h】

宁强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调查研究法

1.5.2 食品安全及食源性疾病

1.6 研究有关理论

1.6.1 信息不对称理论

1.6.2 知信行理论模式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监管措施

1.7.1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采取的措施

1.7.2 国内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研究现状及试点区监管措施

第二章 宁强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2.1 宁强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现状调查

2.1.1 调查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2.1.2 农村集体聚餐基本状况

2.1.3 农村集体聚餐主要参与人员认知情况

2.1.4 农村集体聚餐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现状

2.1.5 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2.2 宁强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 农村厨师职业素养相对偏低

2.2.2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欠缺

2.2.3 食品原材料采购渠道难以追溯

2.2.4 环境卫生及三防措施堪忧

2.2.5 食品加工制作及存储条件差

2.2.6 餐饮用具未进行有效消毒

2.2.7 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强

第三章 宁强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及对策

3.1 宁强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问题存在原因分析

3.1.1 基层监管力量相对薄弱

3.1.2 农村集体聚餐监管难度较大

3.1.3 农村经营者行业规范程度低

3.1.4 群众思想固化缺乏食品安全常识

3.1.5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3.2 构建宁强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的对策建议

3.2.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确保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长治久安

3.2.2 夯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严防死守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底线

3.2.3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和水平

3.2.4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行业自律意识

3.2.5 构建全民参与的监管机制,努力打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

3.2.6 探索农村集体聚餐新模式,为群众饮食安全保驾护航

3.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逐年提升,我国食品安全形势逐年向好,但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却越发凸显,尤其是农村集体聚餐涉及面广、突发性强、危害严重,是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 本文以陕西省宁强县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该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对策。宁强县经济基础薄弱,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食品经营主体缺乏行业自律,厨师队伍职业素养较低,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滞后,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隐患重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座谈访问、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对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食品安全相关文献、基本概念和引用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农村集体聚餐的举办者、参与者、承办厨师和监管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农村集体聚餐基本状况、主要参与人员认知情况、从业厨师专业水平现状和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归纳概括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原因一一进行分析研究。最后,结合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先进经验,提出构建宁强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体系的措施: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夯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构建全民参与的监管机制;探索农村集体聚餐新模式。通过综合施策,努力为宁强县政府打造健康安全的农村集体聚餐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课题,农村集体聚餐由来已久,如何在建设美丽乡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既保证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又确保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具有历史和现实双重意义。通过对宁强县个案的研究,深入剖析影响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的因素,提出适应宁强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对策,希望对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