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声学结构及其宽带降噪机理研究
【6h】

新型声学结构及其宽带降噪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及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文研究内容

§1.4本文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附加吸声材料的带插管共振器的吸声性能

§2.1常用吸声材料及其声学性能

§2.2赫姆霍兹共振器吸声原理

§2.2.1共振吸声器结构

§2.2.2共振吸声原理

§2.3带插管赫姆霍兹共振器的吸声原理

§2.3.1声阻抗特性分析

§2.3.2吸声性能研究

§2.4附加吸声材料的带插管共振器的吸声原理

§2.4.1声学结构模型

§2.4.2吸声材料的选用

§2.4.3结构吸声性能仿真分析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宽带共振吸声结构及其吸声性能研究

§3.1宽带共振吸声结构模型

§3.2宽带吸声机理

§3.2.1声阻抗特性

§3.2.2吸声性能研究

§3.3宽带吸声性能仿真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功能复合声学结构隔声性能研究

§4.1多功能复合声学结构模型

§4.2复合声学结构隔声性能

§4.2.1复合声学结构理论分析模型

§4.2.2复合声学结构隔声机理

§4.2.3复合声学结构隔声性能仿真分析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声学结构声学性能测试分析

§5.1新型声学结构吸声性能测试分析

§5.1.1实验方案

§5.1.2理论结果

§5.1.3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比较

§5.2新型声学结构隔声性能软件分析

§5.2.1 AutoSEA2软件简介

§5.2.2隔声性能软件分析

§5.3新型声学结构应用前景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工业和国防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噪声污染逐渐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日益受到研究者及工程人员的关注。在工程实际中,我们经常遭到低频宽带噪声的干扰,不但影响人们盼身体健康,严重时会影响机械的正常工作状态,造成事故,因此低频宽带噪声的抑制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噪声污染控制中,常采用消声、吸声和隔声措施来有效消除噪声污染。本文为有效吸收和隔离低频宽带噪声,而提出了新型声学结构,该结构是带插管共振吸声结构、特种隔声结构、高性能吸声材料的有机组合。论文首先研究了附加吸声材料的带插管赫姆霍兹共振吸声器这一新结构,对此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和仿真计算。进而研究了宽带共振吸声结构,详细分析了该结构用于壁板吸声时的吸声特性,讨论了多个不同几何参数和多个相同几何参数的附加吸声材料的带插管赫姆霍兹共振吸声器组成的宽带共振吸声结构,以及多个优化组合的宽带共振吸声结构,对吸声系数、吸声带宽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多功能复合声学结构的隔声性能,并讨论了空气层厚度、隔声材料及其厚度对隔声性能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新型声学结构,该结构是带插管宽带共振吸声结构、特种隔声结构、高性能吸声材料的有机组合,此新型声学结构集吸声、隔声于一体。论文对其进行结构参数优化及吸声性能仿真计算,并对其吸声性能的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本文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对其隔声性能的M棚AB仿真结果与Aut0SEA2软件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本文新型声学结构隔声性能理论的准确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