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机制与性能研究
【6h】

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机制与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C/SiC复合材料

1.2 C/SiC 复合材料应用

1.3 C/SiC 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

1.4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制备与性能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制备

2.3 环境性能实验

2.4热辐射性能表征

2.5微结构表征与分析

2.6本章小结

第3章 C/SiC复合材料组元热辐射性能

3.1 前言

3.2 C相热辐射性能

3.3 SiC相热辐射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SiC复合材料本征热辐射性能

4.1前言

4.2 纤维预制体结构对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影响

4.3 表面涂层对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影响

4.4 致密度对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C/SiC复合材料环境热辐射性能

5.1 前言

5.2 高温环境对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影响

5.3 空氧环境对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影响

5.4 水氧环境对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调控

6.1 前言

6.2 提高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研究

6.3 降低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研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碳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SiC)具有较低的密度,优异的高温性能,不发生灾难性破坏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在航空航天等高温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C/SiC复合材料的高温应用环境,决定了辐射传热是其在服役过程中与外界进行热量传输的主要方式。国内外对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研究较少,对复合材料基本热辐射性能不清楚。因此,明确C/SiC基本组元热辐射性能,掌握热辐射在C/SiC复杂结构中的传输机制,获得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在不同模拟环境下的演变规律,建立环境控制因素,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以及热辐射性能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掌握基体改性调控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机制,对于完善高温环境下C/SiC复合材料使用效能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的C/SiC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结合热辐射基础理论,系统研究了C/SiC复合材料基本组元材料热辐射性能,以及复合材料预制体结构,表面涂层以及致密度等显微结构演变对热辐射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分析不同模拟环境条件下,复合材料微结构损伤和热辐射性能之间关系,获得了环境控制因素对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演变的影响机制。通过基体改性实现了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调控,明确了改性物质对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调控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研究了C/SiC复合材料中C相组元材料热辐射性能与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石墨材料的热辐射性能随着试样表面层状石墨微晶的出现逐渐升高。(2)碳纤维总发射率在1000~1600℃范围内随温度线性增长,光谱发射率随波长的波动增强。(3)1600℃和1800℃热处理增强了碳纤维光谱发射率随波长的波动,降低了碳纤维的总发射率,1600℃下的降幅分别为2.71%(1600℃-HT)和9.94%(1800℃-HT)。(4)碳纤维表面沉积 PyC层后,试样光谱发射率随波长的波动减弱,热辐射性能下降30%左右。PyC层厚度从0.5μm增加到1.0μm对试样热辐射性能改变不大。(5)沉积CNTs层后,碳纤维的热辐射性能在1000~1600℃范围内出现明显增长,增幅约为35%。
  2)研究了C/SiC复合材料中SiC相组元材料热辐射性能与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采用单振子洛伦兹模型计算得到了SiC理论发射率,其在10~14μm波段范围出现突变,是SiC特有的剩余反射带特征。(2)CVD SiC相比于HP SiC表现出更加明显的SiC剩余反射带特征,在1300℃以下CVD SiC具有较高的热辐射性能,而在1300℃以上HP SiC的热辐射性能更优异。(3)当SiC涂层厚度有限时,随着石墨基底表面粗糙度增加,SiC涂层热辐射性能降低。(4)SiC粉体颗粒和SiC晶须制备的ZrB2-SiC陶瓷材料光谱发射率随波长的变化关系存在很大差别,其中SiC晶须制备的试样SiC剩余反射带特征比较明显,并且其热辐射性能略高于SiC粉体制备的试样。
  3)研究了预制体结构、表面涂层、致密度等 C/SiC复合材料本征显微结构对热辐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于2D C/SiC,3DN C/SiC光谱发射率在10~14μm范围内表现出更加明显的SiC剩余反射带特征,在1200℃以上,3DN C/SiC热辐射性能优于2D C/SiC。(2)C/SiC复合材料沉积SiC涂层后,光谱发射率出现明显的SiC剩余反射带特征。SiC涂层对试样总发射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影响不大,总发射率略有升高。(3)随着SiC涂层厚度从20μm增加到100μm,C/SiC热辐射性能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光谱发射率中SiC剩余反射带特征逐渐显著。(4)随着C/SiC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减小,试样热辐射性能降低,测试温度的升高增加了表面形貌对热辐射性能的影响。(5)伴随C/SiC复合材料致密度升高,热辐射性能持续升高,SiC含量超过50wt%时,试样热辐射性能增幅最大。
  4)研究了C/SiC复合材料在高温热处理、空气氧化和水氧腐蚀环境考核后的热辐射性能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1600℃和1800℃热处理后,C/SiC热辐射性能在高温下的改变不大,2000℃热处理后,复合材料中β-SiC晶粒的长大和α-SiC含量的增多提高了试样热辐射性能。(2)700℃空氧对C/SiC光谱发射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影响不大,但提高了试样总发射率。1000℃空氧后C/SiC热辐射性能改变不明显,1300℃空氧升高了C/SiC热辐射性能,并且增幅随着氧化时间延长而增加。(3)700℃和1000℃水氧腐蚀对C/SiC光谱发射率的影响不大,但是降低了C/SiC热辐射性能,并且氧化时间的延长和测试温度的升高促进了这种降低。1300℃水氧腐蚀后C/SiC光谱发射率发生明显变化,总发射率的降幅超过前两种试样。
  5)研究了基体改性及SiC涂层对C/SiC热辐射性能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1) Si相和Si-B-C-N陶瓷均可以提升C/SiC热辐射性能,在1000℃时,增幅分别为50.00%和6.00%,1600℃时,增幅分别为60.00%和16.67%,Si相对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提升作用显著。(2)C相和Si-C-N陶瓷在低于1400℃时可以起到降低C/SiC热辐射性能的作用,在1000℃时,降幅分别为16.00%和12.00%,C相对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降低作用明显。(3)沉积SiC涂层后,改性试样光谱发射率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SiC剩余反射带特征,接近未改性试样。由于试样的热辐射性能仍由改性基底控制,因此改性物质仍能发挥应有的改性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