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形薄壁零件铣削过程动态响应预测与控制研究
【6h】

环形薄壁零件铣削过程动态响应预测与控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主要问题分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铣削过程切削力建模

1.3.2 工艺系统动力学建模

1.3.4 工艺系统动态响应控制

1.4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时变工艺系统动力学建模

2.1 引言

2.2 机匣铣削工艺系统分析

2.2.1 机匣铣削工艺系统

2.2.2 机匣加工过程分解

2.2.3 工艺系统空间离散

2.3 工艺系统结构模态分析

2.3.1 工艺系统计算模态分析

2.3.2 工艺系统试验模态分析

2.4 结构演化对工艺系统的影响

2.4.1 工艺系统动力学特性演化

2.4.2 动力学特性演化计算流程

2.4.3 算例分析

2.5工艺系统动力学耦合建模

2.5.1 刀具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2.5.2 工件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2.5.3 工艺系统动力学耦合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铣削过程柔性切削力预测

3.1 引言

3.2 环形刀切削力建模

3.2.1 环形刀切削刃几何模型

3.2.2 环形刀切削力机械模型

3.2.3 环形刀切削力系数辨识

3.3 机匣端铣切屑载荷计算

3.3.1 未变形切屑厚度精确计算

3.3.2 刀具—工件啮合区域计算

3.3.3 前倾角度对啮合区域的影响

3.4 考虑工件变形的柔性切削力建模

3.4.1 工件变形对啮合区域的影响

3.4.2 柔性切削力迭代算法

3.5 柔性切削力预测与试验验证

3.5.1 试验设置及数据预处理

3.5.2 柔性切削力预测与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艺系统动态响应预测

4.1 引言

4.2 铣削过程中的交变激振力

4.2.1 交变激振力的产生原因

4.2.2 交变激振力表征与分解

4.3 机匣铣削的动态响应特性

4.3.1 激励位置划分及激励信号简化

4.3.2 典型位置动态特性分析

4.4 颤振稳定性预测

4.4.1 三维颤振稳定性基本模型

4.4.2 多轴铣削颤振稳定性模型

4.4.3 算例分析

4.5 表面位置误差预测

4.5.1 强迫振动基础理论

4.5.2 表面位置误差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艺系统动态响应控制

5.1 引言

5.2 基于切削参数优选的动态响应控制

5.2.1 动态响应控制图

5.2.2 切削参数优选方法

5.3 基于局部装夹增强的动态响应控制

5.3.1 压紧力对机匣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5.3.2 提供支撑杆法

5.3.3 附加质量块法

5.4 机匣铣削过程动态响应的空间映射

5.4.1 动态响应空间映射

5.4.2 算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铣削过程离线优化系统实现与验证

6.1 引言

6.2 系统实现

6.2.1 系统实现流程

6.2.2 功能模块开发

6.3 工程应用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加的科研项目

登记的软件著作权

致 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