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青岛市区螳螂拳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6h】

对青岛市区螳螂拳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1.2.2 螳螂拳的文化积淀

1.3 传统武术拳种的定义

1.4 研究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据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螳螂拳的起源和现阶段社会的价值定向

3.1 青岛螳螂拳的起源

3.1.1 青岛螳螂拳的起初说

3.1.2 螳螂拳在青岛的成长

3.1.3 青岛地区螳螂拳的发展

3.2 螳螂拳在现阶段社会的价值定向

3.2.1 武术灵魂的传承,中国传统哲学文理和艺术的融合价值定向

3.2.2 螳螂拳的技击价值定向

3.2.3 螳螂拳的健身价值定向

3.2.4 螳螂拳的经济价值定向

3.2.5 螳螂拳的教育价值定向

4 结果与分析

4.1 青岛市区螳螂拳的现状分析

4.1.1 青岛螳螂拳练习者的培训机构情况

4.1.2 青岛螳螂拳练习者习练的组织形式

4.1.3 青岛螳螂拳练习者人数、性别

4.1.4 青岛螳螂拳练习者习练的年龄分布

4.1.5 青岛螳螂拳练习者学历构成

4.1.6 青岛螳螂拳练习者的职业种类

4.1.7 青岛螳螂拳练习者练习年限

4.1.8 青岛螳螂拳练习者每日进行运动的时间和每次持续时间

4.1.9 青岛螳螂拳练习者每周练习次数

4.1.10 青岛螳螂拳练习者练习螳螂拳的目的

4.1.11 青岛螳螂拳练习者练习的主要项目

4.1.1 2 青岛螳螂拳练习者拜师概况

4.1.1 3 青岛螳螂拳练习者对青岛螳螂拳的认知情况和对未来看法的分析

4.2 制约青岛螳螂拳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

5.螳螂拳的发展对策

5.1 提倡政府合理调配资金投资,寻求官、民合作机制,成为青岛螳螂拳发展的坚实盾牌。

5.2 站在经济的脉动上,借助产业化运转,促进青岛螳螂拳的发展。树立青岛螳螂拳的教育、文化地位,乃青岛螳螂拳发展未来。

6 结论

7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展开▼

摘要

武术是中华子民在千百年来千锤百炼总结出来的优秀的宗教、文化、健身、军事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产物,还凝结了中华子民千百年的智慧,时刻散发着魅力的光辉。山东是孔孟故里、礼仪之邦,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给山东的传统武术拳种发展奠定了基础。山东有四大名拳:螳螂拳、孙膑拳、四通捶、文圣拳。其中螳螂拳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螳螂拳取内外两家之长而兼之,集内家的柔化和外家的短打于一身,汲取了螳螂的捕食及生活特长而编制的一类优秀拳术。在百余年的传习过程中,又广泛地吸纳其它拳种的诸多优点并加以改造,持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而形成的一个独立拳派。螳螂拳虽属“象形拳”拳种,但从总体来讲是“重意”不“重形”。螳螂拳具有刚柔相济、长短互用、勇猛泼辣、机智灵活、变化多端的风格。
   二十一世纪是个人才能全面发展、全面参与的时代。武术在成为重要赛事项目的同时,也被更多的社会成员广泛接受,世界刮起了中国武术风。但是如何更加准确的推崇武术、正确的认识武术,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研究表明,传统拳种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生计所迫,无法满足日常需要,出现继承人放弃的现象;一味追求动作美,传统套路表现技击强烈缺乏美学色彩,因而流失现象严重;大众以娱乐态度接近武术,不深刻的鼓荡武术的内涵,健身、祛病皆为其主要目的,无法成为继承人;传统拳种的生存载体失去依托。有必要的是,对正在急速奔向衰落的优秀拳种应站立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善意的提出相关对策。
   本文选择青岛市区三家武馆的螳螂拳练习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五种研究方法。首先,本文对螳螂拳的历史起源、青岛螳螂拳的传入与发展、螳螂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定向分别给予阐述。其次,对青岛螳螂拳的现状(螳螂拳练习者的数量、性别、学历程度、持续时间、练习目的、习练内容、拜师情况、组织形式等)进行调查并加以分析。再次,对制约青岛螳螂拳发展的缘由、濒危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制约发展的原因,濒危和受到冲击的具体表现,指出保护与发展乃是螳螂拳重铸辉煌的希望。
   通过对青岛螳螂拳发展现状的分析,得出青岛螳螂拳练习者在年龄、性别、职业类型、学历层次习练内容、组织形式和组织机构等方面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针对螳螂拳存在的问题提出青岛螳螂拳发展的策略,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对螳螂拳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并希望通过这一个小点探索研究,寻找出利于我国传统武术拳种继承和发扬的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