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丁玲与杨绛比较论
【6h】

丁玲与杨绛比较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为人”

第一节家庭环境

第二节成长经历

第三节现实与心态

第四节小结

第二章“为文”

第一节丁玲的现代意识和杨绛的世俗故事

第二节丁玲的理想转变和杨绛的人性坚守

第三节丁玲的“杜晚香”和杨绛的“姚宓”

第四节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同时代的丁玲和杨绛,分别作为主流文学作家和边凑文学作家,是极具代表性的,她们分属于完全不同的文学阵营,且个性气质、文学追求和创作面貌等也相去甚远。本文选择“为人和为文的统一”的角度、试用比较的方法来进一步研究丁玲和杨绛:在对比中着重体现作家不同的性格气质和个人心态对其人生命运和文学创作的影响,进而对中国知识分子心态进行浅尝辄止的探讨;同时,在对比中试图勾勒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全貌。本文共分引言、第一章、第二章和结语四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讨论两个问题。首先,丁玲和杨绛的研究现状:指出个案研究非常丰富,但比较研究缺乏;其次,比较研究得以成立的基点:即选择“为人和为文的统一”的角度,把丁玲和杨绛各自统一却又对比相异的心态气质和文学创作作为两个自成风格的体系做一对比。 第一章“为人”部分进行性格分析,分四个方面叙述。第一,不同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性格,丁玲乐观坚定,杨绛温婉独立。第二,成长经历:丁玲沐浴着五四精神成为一个热情的理想主义者,而杨绛则表现的理智沉稳。第三,现实和心态:在现实环境和个人心态的不断调适中,在时代和政治的夹击中,不断寻找自我的丁玲最终迷失了自我,建构了自我的悲剧;而杨绛则以博爱的情怀和独立的性格始终游离于政治之外,在两者的对比中探讨中国知识分子心态。第四,小结,对两者的气质性格进行概括。 第二章“为文”部分进行作品分析,分四个方面叙述,总体上不仅呼应第一章,体现作家情感、思想的发展变迁,同时大致概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轮廓和基本特征。第一,通过作品分析丁玲“现代意识”和杨绛“世俗故事”的不同。第二,通过作品分析丁玲“理想转变”的过程和原因,而同时期杨绛的创作则表现出作家对于人性的挖掘和坚守。第三,丁玲的“杜晚香”和杨绛的“姚宓”,不同的形象体现了作家最终达成的不同的人生境界。第四,小结,通过对丁玲和杨绛不同时期的作品的分析,大致概括中国现当代主流文学和非主流文学的基本特征,从而完成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梳理。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进一步总结丁玲和杨绛比较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