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78以来中国区域间所有制改革绩效比较研究
【6h】

1978以来中国区域间所有制改革绩效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及内容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内容

1.3主要研究方法

1.4创新之处

第二章所有制改革和区域经济差异相关理论综述

2.1所有制和所有制改革理论

2.1.1马克思的一般所有制理论

2.1.2邓小平的中国特色所有制理论

2.1.3关于我国所有制改革的争论

2.2经济转型期区域经济差异相关理论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我国所有制改革历程及绩效比较

3.1我国所有制改革历程

3.1.1所有制改革起步阶段(1979-1991)

3.1.2所有制改革发展阶段(1992-2001)

3.1.3所有制改革巩固创新阶段(2002-今)

3.2我国所有制改革绩效比较分析

3.2.1 1978以来我国所有制改革绩效分析

3.2.2我国区域间所有制改革绩效比较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我国区域间所有制改革绩效差异实证分析——以东西部地区为例

4.1实证模型及数据选取

4.2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我国区域间所有制改革绩效差异成因及政策建议

5.1我国区域间所有制改革绩效差异成因

5.2缩小区域间所有制改革绩效差异的政策建议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越来越显著,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存在很多研究角度,包括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禀赋、外商投资规模等。本文通过比较所有制改革在区域间绩效差异,旨在从作为我国经济改革核心的所有制改革角度研究区域间经济差异问题。 本文根据我国所有制不同阶段特点将所有制改革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巩固创新阶段,对我国所有制改革绩效进行分阶段、分区域比较。本文主要采取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时间角度对改革开放前后所有制结构变化做纵向比较,主要通过能够衡量所有制改革绩效包括工业结构变化、投资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等方面的比较。第二部分是在前一部分基础上从区域角度对所有制改革绩效做横向比较。分别通过不同阶段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部地区相关经济指标,对不同阶段不同区域所有制改革实施力度、范围及成果进行比较。实证分析部分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对1978年-199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东西部12个省份动态面板数据运进行回归分析,旨在量化比较所有制结构改革对不同地区产出的影响。 以上比较结果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改革在不同区域间绩效存在较大差异,且所有制改革绩效差异与区域经济差异存在内在关联性,即所有制结构变化对区域间产出增加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本文从政策差异、观念差异、客观条件差异三方面对区域间所有制改革绩效存在差异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现阶段对不同区域的所有制改革应有不同侧重点、应加强区域间开放程度等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