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呼吸道感染咽部菌群失调及其耐药性研究
【6h】

呼吸道感染咽部菌群失调及其耐药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呼吸系统的微生态概况

1.1.1呼吸系统的特征

1.1.2呼吸系统的微生态

1.1.3呼吸系统微生态的研究方法

1.2咽部正常菌群及其特性

1.2.1正常菌群的概念

1.2.2咽部正常菌群的种类

1.2.3咽部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3呼吸道感染与菌群失调

1.3.1呼吸道感染微生态的变化

1.3.2菌群失调的影响因素

1.3.3菌群失调的防治措施

1.4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征

1.4.1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

1.4.2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

1.5呼吸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机制

1.5.1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1.5.2肺炎链球菌的耐药

1.5.3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

1.5.4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

1.5.5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

1.6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6.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2项目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呼吸道咽部菌群失调的研究

2.1实验材料

2.1.1研究对象

2.1.2主要仪器设备

2.1.3主要试剂

2.1.4培养基

2.2实验方法

2.2.1咽拭子的采集

2.2.2咽拭子的接种

2.2.3菌落计数

2.2.4细菌的鉴定

2.2.5统计学处理

2.2.6质控菌株

2.3结果与讨论

2.3.1呼吸道感染及治疗患者咽部菌群密度的比较

2.3.2呼吸道感染及治疗患者咽部细菌检出率的比较

2.3.3呼吸道感染及治疗患者咽部主要检出细菌密度的比较

第三章 呼吸道感染治疗后咽部致病菌的耐药性研究

3.1实验材料

3.1.1研究对象

3.1.2仪器设备

3.1.3培养基

3.1.4药敏试验纸片

3.2实验方法

3.2.1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3.2.2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测

3.2.3产超广谱的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

3.2.4染色体介导的BUSH Ⅰ型β-内酰胺酶(AmpC)的检测

3.2.5统计学处理

3.2.6质控菌株

3.3结果与讨论

3.3.1呼吸道感染治疗前后致病菌检出率的比较

3.3.2肺炎链球菌治疗前后耐药率的比较

3.3.3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前后耐药率的比较

3.3.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测

3.3.5肺炎克雷伯菌治疗前后耐药率的比较

3.3.6大肠埃希菌治疗前后耐药率的比较

3.3.7铜绿假单胞菌治疗前后耐药率的比较

3.3.8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前后耐药率的比较

小 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呼吸道是人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门户,呼吸道感染是人类经常发生的疾病。而呼吸道正常菌群的存在对机体具有天然的防御屏障功能,其可抵御外来有害因素的侵袭和破坏,当机体受害或抵抗力下降时,呼吸道正常菌群则在数量和种类上失衡,防御屏障即被打破,导致外源性病原菌侵入而感染。从而导致咽部微生态失调影响了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
   为了了解呼吸道感染和经抗生素治疗后咽部菌群失调的相关性,为呼吸道感染疾病预防、治疗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的数据和参考;本研究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和VITEK0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以180例健康人群、180例呼吸道感染未治疗患者、和180例呼吸道感染经5天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后患者的咽拭子进行需氧培养、二氧化碳培养和厌氧培养,分别对不同人群咽部细菌进行定量计数和鉴定,通过统计学数据分析对比健康人群咽部菌群与呼吸道感染及治疗后患者咽部菌群种类和数量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K—B纸片法的药敏实验,研究了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诱发的致病菌的耐药性变化,以及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咽部菌群失调带来的负作用。结果表明:呼吸道感染未治疗患者的需氧菌密度为4.8752±0.9713,与健康组需氧菌密度5.1931±1.0917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厌氧菌的密度为5.1476±0.9038,与健康组厌氧菌密度5.0917±0.9224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呼吸道感染经5天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后患者的需氧菌密度为5.4579±1.0231,与健康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厌氧菌密度为5.8963±0.7635,与健康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由于抗生素的治疗筛选出了易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其检出率分别为15.6%、17.8%、12.8%、14.4%和25.0%;而这些菌在健康人群检出率则分别为13.8%、4.4%、2.7%、3.3%和6.0%,此外,在抗生素治疗后患者咽部检出了在健康人群中未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在感染治疗后检出率上升到10.0%和7.2%。这些致病菌在抗生素治疗后耐药性增强,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的鲍曼不动杆菌在治疗前分别占46.7%、43.5%、28.5%而治疗后明显上升到71.4%、65.7%和44.4%。结论:早期的呼吸道感染仅是呼吸道咽部需氧菌的菌群轻度失调和紊乱,厌氧菌菌群仍基本保持平衡。呼吸道感染经5天广谱抗生素治疗后,患者的感染症状可能消失,但其导致的咽部菌群紊乱和失调较为严重;并出现易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细菌,其耐药性明显升高,给临床的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困难。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临床不同人群咽部菌群种类和数量的研究对比分析以及治疗后细菌耐药性变化的综合分析结果;指导临床如何更合理有效地治疗呼吸道感染,更深入地认识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病因和本质,探求符合自然规律保护呼吸道微生态的新的治疗理念。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时保护呼吸道正常菌群是治疗的最佳原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