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同——基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探索
【6h】

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同——基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2相关概念

1.2.1大遗址的概念

1.2.2大遗址的特性

1.2.3大遗址的分类

1.2.4大遗址保护规划

1.3研究思路

1.4理论与方法

1.4.1理论基础

1.4.2研究方法

1.5创新点

1.6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2.1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研究及其述评

2.1.1国外研究概况

2.1.2国内研究概况

2.2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研究现状与评价

第三章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现状与问题研究

3.1汉长安城遗址分布与保存状况

3.1.1汉长安城城址

3.1.2建章宫遗址区

3.1.3礼制建筑遗址区

3.2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的破坏因素分析

3.2.1遗址破坏因素分析

3.2.2遗址保存现状评估

3.3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的问题诊断

3.3.1城市化进程加快是威胁遗址保护的重要原因

3.3.2管理体制不畅是遗址保护难于保障的关键原因

3.3.3大遗址保护规划缺失是遗址保护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

3.4小结

第四章汉长安城遗址区域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4.1汉长安城遗址区域发展概况

4.2汉长安城遗址居民生活质量现状调查

4.2.1背景分析

4.2.2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4.2.3人口统计学特征比较

4.2.4居民生活满意度比较

4.3汉长安城遗址区域发展问题诊断

4.3.1文物保护政策的限制

4.3.2遗址展示与利用的不利

4.3.3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缺失

4.4小结

第五章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关联性研究——基于居民生活质量与保护态度的相关性分析①

5.1问卷的选用

5.2满意群体细分

5.3对不同满意群体的特征分析

5.3.1社会经济特征

5.3.2空间分布特征

5.3.3保护行为特征

5.4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协同的规划需求研究

6.1大遗址保护中规划的作用与意义

6.2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协同的规划需求分析

6.2.1保护与利用矛盾的缓解需要大遗址保护规划的有效协调

6.2.2各类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科学统筹

6.2.3各项工程的实施需要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综合部署

6.3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所面临的挑战

6.3.1如何协调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矛盾问题

6.3.2如何整合的各部门与多专业的协作问题

6.3.3如何协调考古进程的长期性与遗址区域短期发展要求的矛盾问题

6.4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6.4.1保护区划及其保护措施的确定是实现“协同”规划目标的难点与关键

6.4.2遗址区人口与聚落的调控与安置是实现“协同”规划目标的保障

6.4.3遗址的展示与利用是实现“协同"规划目标的出路

第七章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协同的规划理论研究

7.1基于博弈论的大遗址保护规划策略探讨

7.1.1博弈论的基本内容与囚徒困境

7.1.2运用博弈论分析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中的矛盾

7.1.3由博弈论引发出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策略探讨

7.2基于沟通规划理论的大遗址保护规划方法探讨

7.2.1沟通规划的产生

7.2.2沟通规划的内涵与特征

7.2.3沟通规划理论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工作方法的启示

7.3基于弹性规划思想的大遗址保护规划技术探讨①

7.3.1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对象不确定性及其产生的规划难题

7.3.2弹性规划理论的内涵

7.3.3 弹性理论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技术的指导作用

第八章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协同的实证研究——基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探索

8.1规划背景与框架

8.2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对策研究

8.2.1背景分析

8.2.2方案简介

8.2.3规划讨论

8.3保护区划与保护措施研究

8.3.1背景分析

8.3.2方案简介

8.3.3规划讨论

8.4展示规划研究

8.4.1背景分析

8.4.2方案简介

8.4.3规划讨论

8.5遗址区人口与聚落调控规划研究

8.5.1背景分析

8.5.2方案简介

8.5.3规划讨论

第九章结论及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9.1主要结论

9.2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 谢

展开▼

摘要

大遗址是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它们占地范围广、面积大,小者几十公顷,大者可达几十平方公里。近年来,我国快速城镇化所伴生的城乡建设使得地处人类经济活动密集区域的一些大遗址保护区在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产生明显博弈。一方面,囿于文物保护政策的限制,遗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多数大遗址区域发展水平与周边地区存在悬差。另一方面,遗址区域的城乡建设与居民土地利用活动又对遗址造成严重影响。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市西北郊,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建制布局完整的统一帝国的都城遗址,1961年,汉长安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我国大遗址的突出代表,汉长安城在近年来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矛盾。遗址保护的限制,使遗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与周边地区长年来一直存在明显差距;与此同时,遗址区数万居民日常生产、生活活动也对遗址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在我国遗产保护领域,学界愈益关注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并从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大遗址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大遗址保护与居民生产生活的结合,大遗址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等面向对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同进行了探索。然而,纵览以上成果,从大遗址保护规划的视角来缓解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矛盾的研究则略显薄弱,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他协调性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有鉴于此,本文基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工作实践对“如何通过编制大遗址保护规划来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同”进行了以下探索:
   首先,通过遗址分布与保存状况的现场调查和遗址区内居民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分别揭示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和区域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基于居民生活质量与保护态度的相关性分析揭示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正向关联。
   其次,通过大遗址保护中规划的作用与意义的介绍和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协同的规划需求分析,论证了编制《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对于实现“协同”目标的重要作用。在此前提下,结合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目标,提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所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再则,借鉴博弈论、沟通规划理论以及弹性规划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与相关知识,分别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编制的策略、工作方法和规划技术进行理论指导,对大遗址保护规划多学科集成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尝试。
   最后,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为实证,通过指导思想与基本对策、保护区划与保护措施、遗址展示规划、遗址区人口与聚落调控规划等专项规划的背景分析、方案介绍与规划讨论,总结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在促进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协同方面所做的实践与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