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D打印对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挑战及对策
【6h】

3D打印对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挑战及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3D打印著作权法律关系分析

2.1 3D打印著作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2.1.1 源作品

2.1.2 3D数据模型

2.2 3D打印著作权法律关系的主体

2.2.1 权利主体

2.2.2 义务主体

2.3 3D打印著作权法律关系的内容

2.3.1 人身权

2.3.2 财产权

第三章 3D打印对我国著作权制度的挑战

3.1 3D打印对复制权的挑战

3.1.1 狭义的“复制”不足以规制3D打印

3.1.2 个人非法下载、传播、扫描3D数据模型猖獗

3.2 3D打印对修改权的挑战

3.2.1 3D打印更容易引发修改权侵权风险

3.2.2 3D打印使我国当前对修改权的限制失去价值

3.3 3D打印对合理使用制度的挑战

3.3.1 3D打印使私人复制突破了“合理使用’’的范畴

3.3.2 3D打印将使当前合理使用制度失去价值

第四章 完善我国3D打印著作权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我国3D打印复制权的对策建议

4.1.1 立法上拓展“复制”内涵

4.1.2 明确将3D数据模型规定为作品加以保护

4.2 完善我国3D打印修改权的对策建议

4.2.1 立法上扩大修改权限制范围

4.2.2 引用CC许可协议明示授权修改权

4.3 完善我国3D打印合理使用制度的对策建议

4.3.1 合理使用范围的适当限缩

4.3.2 合理使用的适当补偿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勃兴,产品的设计、生产更为便利。然而,3D打印技术对传统知识产权理论和实务构成了挑战,因其轻松复制、共享、修改的内在特质易产生侵犯著作权的风险。
  本文首先分析了3D打印著作权法律关系,认为可作为3D打印作品客体的只有源作品、3D数据模型;权利主体主要是著作权人,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义务主体:3D打印终端用户、3D数据模型网络共享服务商、3D扫描与3D打印设备制造商;权利内容则分为人身权与财产权。随后分析3D打印技术给中国著作权制度提出的诸多挑战,由于法律的滞后性,中国狭义的“复制”已经不足以规制3D打印,3D数据模型被个人肆意在网络上非法扫描、下载、传播;中国对修改权的限制已经涵盖不3D打印的客体,3D打印更容易导致修改权侵权的发生;而且3D打印使私人复制突破了“合理使用”的范畴,甚至,它将可能使合理使用制度失去存在的意义。针对挑战本文提出在立法上将“复制”内涵延伸到“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明确将3D数据模型规定为作品加以保护,立法上扩大修改权的限制范围到3D数据模型,但引用CC许可协议明示授权修改权来对修改权的侵权风险加以防范,适当缩小公众的合理使用范围,但是引用国外的补偿金制度来补偿著作权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