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母系遗传糖尿病家系线粒体基因突变的研究
【6h】

母系遗传糖尿病家系线粒体基因突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主要缩略词表

声明

研究生导师和课题指导小组成员介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方法

结果

3.1. 1号家系及7号家系筛查到G3316A和T3394C突变

3.2. 3例基因诊断阳生者的临床资料

3.3.家系先症者与散发对照组临床资料

3.4.线粒体基因突变PCR产物

3.5.线料体基因突变PCR产物的RFLP分析

3.6.DNA序列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mitochondrialdiabetesmellitus,MDM)是一种单基因致病突变母系遗传疾病,属于特殊类型糖尿病,其发病原因为β细胞功能缺陷,最早发现且研究较多的突变类型是线粒体tRNA亮氨酸基因中的3243位点A到G的转换,其影响胰岛B细胞氧化磷酸化,抑制胰岛素分泌。线粒体基因缺陷赋予了个体一定的糖尿病遗传易感性。本试验旨在对符合母系遗传等条件的糖尿病家系成员,在选定段基因(np3069-3842)区域对已知3个常见突变位点(np3243、3316、3394)进行筛查,观察突变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指导糖尿病的正确分类,对线粒体糖尿病早期诊断和积极预防。 方法:选择14个糖尿病家系(42例)及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散发糖尿病患者(43例),受试者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糖、胰岛素,抽取外周血3ml,2%EDTA抗凝,用改良酚氯仿法提取白细胞总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全部受试者的线粒体DNA的3069-3842区域基因扩增,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将酶切后电泳条带不同于野生型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确定突变位点。 结果:1、线粒体基因突变PCR产物的RFLP分析PCR产物为774bp,无突变者酶切产物为233bp、180bp、169bp、97bp、79bp、15bp。3243A→G突变多出3245位点,酶切产物为233bp、180bp、97bp两条、79bp、72bp。3316G→A突变没有3317位点,酶切产物为266bp、233bp、180bp、79bp、15bp。3394T→C突变,多出3393酶切位点,酶切产物为233bp、180bp、169bp、79bp、76bp、21bp、15bp。经分析发现1号家系,先证者的丈夫携带有63316A突变,7号家系先证者的妻子和女儿携带有T3394C突变,他们均为健康携带者,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功能均正常。散发对照组未发现突变。2、DNA序列分析采用blas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所扩增片段的序列为线粒体3069-3842之间的序列,对PCR-RFLP检测呈阳性的标本和部分阴性标本进行DNA序列测定,分别证实G3316A突变和T3394C突变,DNA的测序结果与PCR-RFLP分析结果一致。 结论:1、母系遗传糖尿病线粒体转移核糖核酸亮氨酸tRNALeu(UURA3243G点突变发生率较低;2、线粒体np3394T→C突变及np3316G→A突变可见于无糖耐量异常的人群中;3、遗传表型疑似线粒体糖尿病的患者与PCR-RFLP、DNA测序结果不相符,不排除其它位点发生突变的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