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变率成像技术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左室功能的评价
【6h】

应变率成像技术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左室功能的评价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SRI)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患者左室功能进行分析,探讨甲亢患者左室的变化特点及其对左室功能的影响,并通过对应变率参数与传统左室功能参数及Tei指数进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差别,评价应变率成像技术对甲亢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经甲状腺功能检测确诊的甲亢患者63例,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分为单纯甲亢患者(单纯甲亢组)和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甲亢心组)。单纯甲亢组35例,其中女28例,男7例,年龄19~52岁,病程2月~3年;甲亢心组28例,其中女25例,男3例,年龄20~53岁,病程5月~5年。另外随机选择我院的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女27例,男7例,年龄21~50岁。以上人群均经体检、胸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2.仪器:采用GE Vivid7 Dimensio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该仪器内配有应变率成像系统及定量分析软件,探头采用M3S面阵探头,频率1.7 MHz~3.4MHz。帧频>100帧/秒。
   3.方法:所有受检者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平静呼吸,同步连接心电图,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测值均测量连续三个心动周期,求其平均值。
   3.1二维超声常规测量:于左室长轴切面的M型超声心动图2b区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测算出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INFS)(%)。
   3.2左室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标准心尖四腔切面,以彩色多普勒显示舒张期二尖瓣前向血流,引导脉冲多普勒取样线,尽量与二尖瓣血流方向平行,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瓣口,记录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测量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cm/s)、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cm/s)以及E/A。
   3.3左室Tei指数的测量: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法检测左室Tei指数,在同步检测心电图的情况下,在心尖四腔切面将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瓣尖水平,采集清晰的二尖瓣血流频谱;在心尖五腔切面将取样容积置于主动脉瓣瓣下水平,采集清晰的主动脉瓣血流频谱。每次均选4个心动周期,分别测量二尖瓣血流终止处至下一个心动周期二尖瓣血流开始处的时间(记为a),同步心电图R波顶点至下一个心动周期二尖瓣血流开始处的时间(记为e),主动脉瓣血流开始处至终止处时间(记为b,即左室射血时间ET),同步心电图R波顶点至同一个心动周期主动脉瓣血流终止处的时间(记为d)。分别计算出左室等容收缩间期(ICT=d-b),等容舒张间期(IRT=e-d),利用Tei指数公式[Tei指数=(ICT+IRT)/ET]计算出左室Tei指数。
   3.4左室应变率检查:受检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在组织多普勒成像条件下动态存储心尖四腔、两腔及三腔切面的3个完整心动周期的图像,将取样点分别置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心尖四腔切面)、前壁和下壁(心尖两腔切面)、前间隔和后壁(心尖三腔切面)六个壁的基底段、中间段的心内膜下心肌层内,应变率模式下分别同步记录这些取样点的心肌应变率曲线,并分别测量以上曲线各取样点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最大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最大应变率(SRa),取三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然后计算左室6个壁12个取样点峰值应变率平均值及基底段、中间段的峰值应变率平均值。
   结果:
   1.单纯甲亢组的LVDd、LVSd、IVST、LVPWT值均大于正常对照组,但尚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亢心组的LVDd、INSd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心组的IVST、LVPWT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单纯甲亢组的LVEF及LVFS值大于正常对照组,但尚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相比,甲亢心组的LVEF及LVFS值则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单纯甲亢组的E峰略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心组E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甲亢组的A峰略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心组的A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甲亢组的E/A>1,在正常范围,而甲亢心组的E/A值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单纯甲亢组的ICT、IRT较正常对照组略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心组的ICT、IRT较正常对照组、单纯甲亢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甲亢组的ET较正常对照组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心组的ET缩短显著,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各组的Tei指数均升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甲亢各组左室各节段的SRe、SRa、SRs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各左室功能参数评价左室功能的相关性:正常对照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中,左室各节段的SRs与LVEF及LVFS呈正相关(p<0.05);左室各节段的SRs与Tei指数呈负相关(p<0.05);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中,左室各节段的SRe、SRa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E/A值呈正相关(p<0.05);与Tei指数呈负相关(p<0.05)。甲亢各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中,左室各节段的SRs与LVEF、LVFS呈正相关(p<0.05);左室各节段的基底段、中间段的SRs与Tei指数呈负相关(p<0.05);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中,左室各节段的SRe、SRa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E/A值呈正相关(p<0.05);与Tei指数呈负相关(p<0.05)。
   结论:
   1.甲亢患者早期既存在局部左室壁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下降,且随着病情进展而加重。
   2.甲亢各组心功能受损的特点表现为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最大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最大应变率(SRa)值的下降及Tei指数的升高。
   3.应变率参数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最大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最大应变率(SRa)与传统左室功能参数及Tei指数进行比较,相关性较好。
   4.应变率成像技术可敏感、客观、无创、早期检测到甲亢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的异常及心肌病变,为甲亢患者心功能的评价提供了一项新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