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蟠龙探区三叠系油藏形成机理及成藏规律
【6h】

鄂尔多斯盆地蟠龙探区三叠系油藏形成机理及成藏规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勘探现状

1.1.2存在问题

1.2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4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第二章 石油地质概况

2.1地层特征

2.1.1地层划分与对比

2.1.2主要油层组岩性和电性特征

2.2构造特征

2.2.1区域构造背景

2.2.2主要油层组构造特征

2.3沉积特征

2.3.1区域沉积背景

2.3.2沉积相类型的确定与微相划分

2.3.3重点层位沉积微相平面特征

2.4储层特征

2.4.1岩石学特征

2.4.2成岩作用特征

2.4.3物性特征

2.4.4孔隙结构特征

2.4.5储层分类及评价

第三章 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

3.1烃源岩评价

3.1.1烃源岩分布特征

3.1.2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1.3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1.4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3.1.5烃源岩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3.2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2.1原油物性

3.2.2原油族组分特征

3.2.3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

3.2.4碳同位素特征

3.3油源对比

3.3.1原油物性与族组分对比

3.3.2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

3.3.3碳同位素对比

3.3.4油源对比结果

第四章 油气运移与成藏

4.1油气运移研究方法

4.2延长组油气运移

4.2.1油气运移的动力

4.2.2油气运移的通道

4.3油气成藏机理及成藏模式

4.3.1成藏基本地质条件

4.3.2成藏年代

4.3.3成藏圈闭类型

4.3.4成藏模式

第五章 油气富集规律

5.1长1油藏富集规律

5.2长2油藏富集规律

5.2.1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

5.2.2鼻状隆起是油气富集高产的重要因素

5.2.3油气分布受运移通道控制

5.2.4油气分布受盖层遮挡条件控制

5.3长4+5、长6油藏富集规律

5.3.1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

5.3.2油气分布受盖层遮挡条件控制

5.3.3洼陷和斜坡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5.3.4油气分布受运移输导条件控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蟠龙探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具有多层系含油、分布面积较广、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较复杂的特点。随着该区中生界石油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探开发难度随之加大。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蟠龙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成藏地质学等理论,以大量的钻井、录井、测井、试油资料为基础,系统研究了该区的构造、沉积体系特征、主力油层的沉积微相、砂体形态及其展布、储层特征、烃源岩特征及评价、油源对比、油气富集规律。明确提出了该区三叠系延长组是在西倾单斜背景上发育一系列鼻状隆起构造,其规模和分布位置在各油层组既有继承性又有差异性。区内主要分为三角洲相、河流相两类不同成因的沉积体系,其中长6时期为三角洲沉积,长2时期为辫状河流相沉积。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成岩作用已达到晚成岩“A”期,长2储层粒间孔发育,孔隙较大、喉道较粗且连通性好,而长6储层溶孔较发育,孔隙呈孤立状,喉道细且连通性差。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表明长7油层组的“张家滩”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I型、丰度高、成熟度高,为研究区主力烃源岩,长2、长4+5和长6原油均主要来自于长7生油岩。三叠系延长组各段油藏主控因素有所不同:长1油藏主要受烃源岩控制;长2油藏主要受沉积相带展布、鼻状隆起构造、运移通道、长1区域盖层和长2油层内局部盖层等因素控制;长4+5和长6油藏主要受沉积相、盖层、运移通道、鼻状隆起等因素控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