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鸭儿峡油田L油藏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6h】

鸭儿峡油田L油藏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来源及目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和方法

1.4完成的工作量

1.5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二章地质概况

2.1油田概况

2.2地质特征

2.3构造特征

2.3.1基本构造格局

2.3.2 断层

第三章小层划分与对比

3.1地层层序

3.2层组划分

3.2.1地层对比原则

3.2.2地层对比的依据

3.3地层划分结果

第四章沉积微相研究

4.1区域沉积背景

4.1.1沉积特征

4.1.2物源分析

4.2沉积微相划分

4.2.1相标志

4.2.2微相划分方案

4.3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4.3.1沉积微相纵向展布特征

4.3.2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第五章储层特征与测井综合解释

5.1储层岩石学特征

5.1.1岩石类型

5.1.2岩石学特征

5.2储层物性特征

5.2.1纵向上物性特征

5.2.2物性在平面上的变化特征

5.3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5.3.1储层孔隙类型

5.3.2孔隙结构特征

5.4储层非均质性

5.4.1层内非均质性

5.4.2层间非均质性

5.4.3平面非均质性

5.5测井综合解释

5.5.1测井资料标准化

5.5.2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5.5.3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5.5.4油水层解释标准

5.5.5综合解释

5.6油层展布

第六章流动单元识别与划分

6.1流动单元分类体系

6.2流动单元模式

6.3流动单元识别的标志

6.3.1地质标志

6.3.2测井曲线响应标志

6.3.3开发标志

6.4流动单元的划分

6.4.1流动单元的划分原则

6.4.2流动单元划分参数的选取

6.4.3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6.4.4 L油藏流动单元的划分

6.5流动单元分类评价

第七章流动单元控制因素与剩余油分布

7.1流动单元控制因素

7.1.1沉积作用

7.1.2构造作用

7.1.3成岩作用

7.1.4其它作用

7.2流动单元展布特征

7.2.1流动单元剖面展布特征

7.2.2流动单元平面展布特征

7.3剩余油分布

7.3.1剩余油研究方法

7.3.2剩余油分布特征

7.4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关系

7.5储层开发潜力综合评价

第八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鸭儿峡油田L油藏为研究目标,以现代沉积和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石油地质学、岩石学、储层地质学、油层物理学、油藏工程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和技术,综合运用岩心、露头、测井和分析化验资料等各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该区地层进行精细划分对比,建立了研究区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综合分析各种沉积标志,建立了该区目的层的沉积相模式,并对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岩心分析和测试资料为依据,开展“四性”关系研究,建立了储层参数解释模型以及油水层识别图版,并对该区256口测井资料进行二次解释。在此基础上,对鸭儿峡油田L油藏储层流动单元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认为:研究区储层流动单元分为流动单元E、G、M和P四类,其中流动单元E类,粒度较粗,孔隙度大,渗透率高,泥质含量较少,水淹程度高,易形成水窜,剩余油较少,多出现在分流河道和分支砂坝相;流动单元G类和流动单元M类,粒度较细,物性好,储集性好,泥质含量少,水淹程度低,注水见效好,剩余油富集,多出现在前缘砂(席状砂)、远砂坝和水道侧翼相;流动单元P类,粒度细,泥质含量高,物性差,储集性差,一般为干层,多出现在水道间和河漫湖泊相。

著录项

  • 作者

    李淑琴;

  •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学科 油气田开发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谭成仟;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618.130.21;
  • 关键词

    鸭儿峡油田; 地质勘探; 储层流动单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