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城壕地区长7段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
【6h】

鄂尔多斯盆地城壕地区长7段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区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

1.2.2 长7段页岩油气研究进展

1.2.3 沉积有机相与烃源岩评价

1.2.4 致密储层特征

1.2.5 致密油成藏特征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区域沉积演化史

第三章 城壕地区长7段烃源岩条件

3.1 烃源岩概述

3.1.1 有机碳含量

3.1.2 氯仿沥青“A”

3.1.3 生烃潜量(S1+S2)

3.1.4 干酪根δ13C

3.1.5 干酪根显微组分

3.1.6 有机质成熟度

3.2 生烃强度特征及控油性

3.2.1 有机碳含量(TOC)

3.2.2 泥岩厚度(H)

3.2.3 生烃率(K液)

3.2.4 生烃强度(Q)

第四章 城壕地区长7段储层条件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1 粒度特征

4.1.2 岩石类型

4.2 储层物性特征

4.2.1 常规物性特征

4.2.2 覆压条件下物性特征

4.3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致密储层形成机理

4.3.1 成岩作用类型

4.3.2 成岩矿物组成

4.3.3 成岩阶段与储层致密化过程

4.3.4 储层致密化的综合影响因素

4.4 储层条件及控油性

4.4.1 长7油层组储层砂体厚度

4.4.2 长7油层组单砂体厚度与泥质含量

4.4.3 长7油层组储层储集物性与含油饱和度

第五章 城壕地区长7段盖层保存条件和生储盖配置

5.1 盖层的封闭性及影响因素

5.1.1 评价盖层封闭性的物理参数

5.1.2 盖层封闭性的影响因素

5.2 盖层控油性

5.2.1 盖层厚度

5.2.2 盖层泥质含量

5.3 生储盖组合类型

5.4 生储盖控油性

第六章 城壕地区长7段运移、聚集条件

6.1 运移动力和阻力

6.1.1 油气运移的动力

6.1.2 油气运移的阻力

6.1.3 动力与阻力耦合关系

6.2 运移通道、方向和距离

6.2.1 油气运移的通道

6.2.2 油气运移的方向和距离

6.3 油气聚集机制

6.3.1 油气大面积聚集成藏机制

6.3.2 油气富集机制及影响因素

第七章 鄂尔多斯盆地城壕地区长7段有利区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地质、测井、野外露头等资料,主要从烃源岩特征、储层特征、泥岩盖层特征、生储盖组合配置关系、运移和聚集条件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城壕地区长7段致密油成藏条件进行剖析,分析其成藏条件及成藏特征。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通过对烃源岩条件的研究可知,城壕地区长7段TOC主要集中在4%以下,其中长71以差-中等烃源岩为主,长72和长73以好-最好烃源岩为主;Ro范围为1.02%~1.21%,平均值为1.13%,有机质热演化为成熟阶段,处于生油窗。储层填隙物以伊利石为主;粘土矿物中,伊利石含量最高,其次为伊蒙混层和绿泥石,高岭石含量最低;孔隙度平均值为7.14%,渗透率平均值为0.17×10-3μm2。城壕地区长7段盖层厚度主体分布在10~25m,具有东部厚度大、西部厚度小的特点;泥质含量主体分布在60%~75%;生储盖组合配置方面,长71、长72和长73小层中的泥岩地化指标高于生烃下限,为好烃源岩,尤其是长73黑色页岩;储层砂体具有良好的储集能力,形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关系。生烃增压为致密油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阻力以分子间吸着力和毛细管力为主;裂缝和砂体分别为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最后对研究区致密油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研究区具备良好的致密油成藏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